收入高了,有upgrade刚需的那25%都哪去了一个周末下来,拥有1052个公寓单位的Affinity at Serangoon(简称Affinity),首批推出的300个单位卖出112个,平均售价每平方英尺1575元;有613个单位的嘉和馨苑(The Garden Residences),则卖出60多个单位,平均尺价1660元。
两个项目加起来还卖出不到200个单位。若有留意过去一年新大型楼盘的销量,不难发现这样的销量成绩只能垫底。
实际上,两个项目的开盘售价已低于宣传时的预示价,估计是项目预览时接到了买家的反馈。
例如,Affinity的474平方英尺一卧房单位,预示价从73万8000元起跳,开盘价则是70万3000元,减了5%。
嘉和馨苑的两卧房加书房689平方英尺单位,预示价为118万元,开盘价减至108万元起跳,价格低了8.5%。
追根究底,问题的源头还是在地价。从去年开始,不少发展商积极填补地库,无论是政府售地或集体出售招标,标价都一再创新高,有信心日后有人愿意以高价买屋。
或许高档和中档私宅的买主,他们负担得起,也愿意支付较高的屋价,但大众私宅买主一般比较精打细算,买房的意愿容易随价格波动而动摇。
因此,这次的实龙岗北两项目的首周末销量,应该作为发展商接下来为楼盘定价时的借鉴,更应该作为发展商标地时的一记提醒。花无 (more...)
这波私宅上涨完全是由于发展商高价购地造成的
奇怪的那些传统的新加坡发展商在购地方面极为小心谨慎,反而是小公司和中国/香港的公司在大肆购买地皮。
根据海峡时报统计, 土地储备最高的发展商排名:
1. Oxley (2400)
2. Logan property (2100)
3. Sim Lian (2000)
4. City Development (1800)
5. MCL Land (1700)
6. Qingjian Realty (1450)
7. Kingsford (1350)
8. Bukit Sembawang (1150)
9. Allgreen (950)
10. Singhaiyi (900)
很多传统的本地大开发商都没上榜,比如 CapitaLand, KeppelLand, Fraser property, UOL, Guocoland, HoBee Land. 这些开发商很多都将目光转向海外, 特别是澳洲,英国等。
根据海峡时报统计, 土地储备最高的发展商排名:
1. Oxley (2400)
2. Logan property (2100)
3. Sim Lian (2000)
4. City Development (1800)
5. MCL Land (1700)
6. Qingjian Realty (1450)
7. Kingsford (1350)
8. Bukit Sembawang (1150)
9. Allgreen (950)
10. Singhaiyi (900)
很多传统的本地大开发商都没上榜,比如 CapitaLand, KeppelLand, Fraser property, UOL, Guocoland, HoBee Land. 这些开发商很多都将目光转向海外, 特别是澳洲,英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