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这么说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4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我爱吃土豆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376) 发表:2018-05-24 10:25:51  楼主  关注此帖
低不低迷不重要啊反正祖屋肯定是第一套 刚需
也不是这么说
第一套刚需房上祖屋还是公寓,完全视当时财务情况而定。就我自己的理解来说,二手祖屋唯二的好处就是1.便宜,2.mop后可以买TOP。但是限制可是一大堆。所以条件允许第一套就上公寓也没什么不可以。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我爱吃土豆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376) 发表:2018-05-24 10:36:42  2楼
政府能挽救转售组屋的几个办法,我想了想: 1、pr大放水,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关系。 2、允许持有组屋的公民再买入第一套公寓的时候无需交absd。 3、取消pr满三年才能买组屋的限制。 你觉得这几条哪条是政府能做 或者说敢做的?第一条要面对下一次大选丢掉好几个选区的风险,第二三条是对某些群体的极大不公平。 关于你说的地段因素,我并不太同意。毕竟新加坡只是个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小岛,另外各个社区的发展相对均衡,像东部有樟宜商业园区、ubi工业区,北部有乌兰工业区,西部有jurong cbd,这导致不同地段都有相对应的买房和租房需求。如果市区组屋和郊区组屋的差价越来越大的话,那无非是原来打算买市区的人现在会考虑相对偏远一点的,反正都是一套组屋而已。新加坡的“地段”,跟北京上海说的那种地段其实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关于地段,按道理说的确是你说的那么回事儿
但是我也很纳闷的是,现实情况,比如璧山大巴窑,确实价格一直坚挺.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我爱吃土豆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376) 发表:2018-05-24 12:51:59  3楼
想多了政府对于PR的限制只可能是越来越多。像3年的限制、还有PR不能出租整套组屋都是最近几年出的。以后出个政策只允许家里至少一个公民才允许买组屋也不是不可能。
借帖子抓住问一下
卖掉公寓需要等30个月买BTO,是指我申请BTO的时候,公寓必须已经卖掉了,并且大于等于30个月?那岂不是只能租房或者买resale祖屋然后等mop?
有这个疑问是因为看版上好多人打算老了卖掉公寓住祖屋养老,但是明显政策好像不允许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我爱吃土豆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376) 发表:2018-05-24 18:09:31  4楼
住组屋养老不一定BTO可以先买转售组屋后卖公寓的。只不过不可以拿grant。
so ka
也是。反正老了也就无所谓location学区房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4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