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对新加坡未来房市的看法大家看起来都有做很多的功课,我总是太过理性的看房市,已至于机会总是在手边滑过。虚心请教现在是入市的时机吗?
前面的风险是不是很大。
学区房抗震吗?(200万起跳的说)
商业地产如何?
工业地产又如何?
其实新加坡没有严格的所谓学区房
名校基本上是散布在全岛各处,很多还是在鸟不拉屎的地方,比如我们北部的崇福小学陷落在工业区里,比如AMK的乐塞小学离地铁站十万八千里,也是很靠近工业区,这些名校周围的房子完全不见得昂贵,也不见的就有很高的升值潜力,因为新加坡的小学的入学制度决定了就近入学的是最后一批学生,住的近并没有占很大的优势。其实这也是政府的目的所在:不希望所谓学区房价格像其他国家那样狂飙,变成父母比拼谁更有钱才能入学。
我们所在讨论的“学区房”多半是指名校集中地,如果只有一所名校在附件那只靠住得近进去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住址不远有好几所名校,这个成功率就会相对比较高一点。比如bukit panjiang有三所很好的小学,碧山,大巴窑也是不止一所名校,而且这些地点离五斤芝麻名校区不远,以后孩子升入好的中学也不至于太辛苦。但这些地方房价贵也不完全是因为学校,更主要是交通便利,靠近市区。
如果是周围地广人稀的名校,比如南洋小学,住得近就占优势了,但是那边本身就会富豪区,房子价格不菲,升值也不是因为靠近南洋,而是总的周围环境决定的:历史富豪名区,靠近乌节路商业区,环境优美,因为历史原因导致很多历史名校从小学到JC都集中在该区。就算没有这些名校这些地区还是很贵。
商业房产在过去几年已经飙升的很厉害,而租金并没有同等比例的飙升,这就意味着这种硬靠“炒”起来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是个问题。投资的话我会说量力而行,谨慎挑选房产。
工业地产跟商业地产差不多同样的道理。不过政府宣布加了SSD和以后不再出60年工业地皮倒让工业地产可以稳定的增长,杜绝了快买快卖的炒作行为,抑制了泡沫的产生。好处是工业地产目前应该是投资成本最低的房产之一,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导致更多的人可以入场;60年地产因为新政的原因变的升值潜力上升。坏处也不是没有,近几年B1的项目上的太多,需要一点时间来让市场消化。这个消化也要看市场经济状况,看能不能找到足够的租客。
说到底,不管投资什么房产,中长线投资来说主要还是两点:现有的地点和该地区的发展潜力。这两点没有租售比再高也没用,缺乏持续发展增值的可能。
再长线来说,有钱买一堆freehold的地产,只要hold得住,就不会亏。。。
我们所在讨论的“学区房”多半是指名校集中地,如果只有一所名校在附件那只靠住得近进去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住址不远有好几所名校,这个成功率就会相对比较高一点。比如bukit panjiang有三所很好的小学,碧山,大巴窑也是不止一所名校,而且这些地点离五斤芝麻名校区不远,以后孩子升入好的中学也不至于太辛苦。但这些地方房价贵也不完全是因为学校,更主要是交通便利,靠近市区。
如果是周围地广人稀的名校,比如南洋小学,住得近就占优势了,但是那边本身就会富豪区,房子价格不菲,升值也不是因为靠近南洋,而是总的周围环境决定的:历史富豪名区,靠近乌节路商业区,环境优美,因为历史原因导致很多历史名校从小学到JC都集中在该区。就算没有这些名校这些地区还是很贵。
商业房产在过去几年已经飙升的很厉害,而租金并没有同等比例的飙升,这就意味着这种硬靠“炒”起来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是个问题。投资的话我会说量力而行,谨慎挑选房产。
工业地产跟商业地产差不多同样的道理。不过政府宣布加了SSD和以后不再出60年工业地皮倒让工业地产可以稳定的增长,杜绝了快买快卖的炒作行为,抑制了泡沫的产生。好处是工业地产目前应该是投资成本最低的房产之一,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导致更多的人可以入场;60年地产因为新政的原因变的升值潜力上升。坏处也不是没有,近几年B1的项目上的太多,需要一点时间来让市场消化。这个消化也要看市场经济状况,看能不能找到足够的租客。
说到底,不管投资什么房产,中长线投资来说主要还是两点:现有的地点和该地区的发展潜力。这两点没有租售比再高也没用,缺乏持续发展增值的可能。
再长线来说,有钱买一堆freehold的地产,只要hold得住,就不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