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讨论一下新加坡的职业道德转载--讨论一下新加坡的职业道德
医生和护士的DNA
--------------------------------------------------------------------------------
● 周锐鹏
“新加坡人缺乏服务DNA。”
听得懂听不懂,这话听起来都像骂人,不过,因为是人力部长黄永宏医生说的,既是部长说的,准错不了,何况说的又是医生本行话,就算骂人,也一定是该骂。反正,不管是文绉绉注解“脱氧核糖核酸”,还是笼而统之叫“基因”,大家都意会:“就是说新加坡人服务态度很差嘛!”
于是,投书、写文章,骂德士,批小贩,谴责餐馆,甚至夜间动物园也未能幸免。大家的意思不外就是:既然要赚人家的钱,就挂个笑脸,亲切一点!周到一点!
真是这样吗?我有一点点怀疑。
没人绑着你坐他的车、吃他的东西、看他的动物呀。你愿意就来花钱,不满意就请便。当然,衣食住行各行业,要是都笑脸迎人,你我都舒畅,可是,这范围也未免太大、太琐碎了吧?何况,只是个简单的“笑脸”问题么?
我们能不能挑些重要的“服务”来要求?比如说医院?那可是“要命”的服务啊,命悬一线之际,即使没人强迫,你也会一头冲进去——或者被一头抬进去,而且,进了去还不见得出得来,这种“ (more...)
病人到了医院真的只能由医生摆布
我有一次在剁骨头的时候把手指前面切掉了一小块,自己包扎了一下,但是血还是会一点点往外面渗透,觉得不太保险,就去NUH看急诊。进门拿号码,大概等了半个小时,counter的护士叫我过去,看了看我的手,给我清洗一下伤口,随便包了一下,让我坐着等医生。
大概一个半小时以后,我终于见到了医生。我想还好我的伤口很小,要不然可能都见不到医生了。结果医生看了看我的伤口,说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伤口的位置不好,也不能缝针,只能包扎一下。最后还是给我包扎了一下,而且那个护士包扎的技术实在有些粗糙,只是一个1厘米多一点的口子,而且在拇指的顶端,她给我包成一个很大的球,别人看了都以为我的手指断掉了。
从那次经历以后,我就决定再也不要随便上医院了。后来偶然地接触到营养学,才发现以前很多不懂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只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生病真的不容易,要不然到了医院,特别是在很危险的时刻,真的是只能任由医生摆布。只不过很多人习惯于把健康交给医生,而不是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里,真的是很可惜。
大概一个半小时以后,我终于见到了医生。我想还好我的伤口很小,要不然可能都见不到医生了。结果医生看了看我的伤口,说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伤口的位置不好,也不能缝针,只能包扎一下。最后还是给我包扎了一下,而且那个护士包扎的技术实在有些粗糙,只是一个1厘米多一点的口子,而且在拇指的顶端,她给我包成一个很大的球,别人看了都以为我的手指断掉了。
从那次经历以后,我就决定再也不要随便上医院了。后来偶然地接触到营养学,才发现以前很多不懂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只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生病真的不容易,要不然到了医院,特别是在很危险的时刻,真的是只能任由医生摆布。只不过很多人习惯于把健康交给医生,而不是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里,真的是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