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棋队之间的相互比赛日益增多(contributions by棋人生,棋儒,几度,理解象棋,各位领队和热心组织者),棋手的“效忠”问题浮现水面。
我下比赛不过寥寥几年,在这儿献丑分析一番。
一般来说,理想状态(ideal state)应该是每个棋手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只代表某一个棋队,每次比赛,友谊赛都为所属棋队全力以赴以争取胜利。
这种理想状态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constraints)
1。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不能按地方(自然界限)来划分棋手所属,无法做到象中国(广东队,上海队,河北队等)或大马(槟城队,新山队等)由所在地进行自然划分。比如说许银川是广东队,很大的可能性他一辈子都会住在广东,所以“效忠”广东队是没有任何问题。对新加坡棋手而言,可能以前住文礼,后搬去金文泰,再后又搬家到碧山等。所以无法对一个地区产生非常强烈的感情,上升不到一种地区爱国主义。
2。既然效忠的不是一个地区,那就需要效忠棋队本身,要对队长,其他队员有种强烈的感情,在比赛中要有特别希望自己队伍胜利的那种情感。然而一般来说新加坡几百个知名棋手大多都互相熟知,都是朋友,有时候比赛中会对到其他队中自己特别好的朋友,因此难以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棋队争取胜利。
3。由于某些棋队比较“活跃”,所以有些友谊赛不多的棋队队员为了“有棋下”而也参加“活跃”棋队的比赛,而又大多都不好意思开口退出以前的棋队,造成了同时代表多队的现状。其出发点是有棋下,为了象棋艺术的本身,不能简单判定其对或错。
然而不能由于以上的一些原因就下结论说一人多队是合理的,不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不利于棋队的建设,也不利于棋手自身的长期发展。
1。棋队吸收棋手成为会员,提供各种训练机会,比赛机会,交流机会,对棋手进行长期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棋手理应效忠棋队,而不能事事只考虑自己单方面的利益。比如说碧山队培养一些学生棋手,自然不希望他们击败大师成名以后立刻跳入“强队”以求奖金。这点是最重要的一点。
2。长期的代表一个棋队,能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即使在自己没下场比赛,队友比赛中都能十分关注比赛,让自己参与进去。这跟看球赛一样,喜欢曼联,球迷自己并不去英国下场踢球,而是在观众席上或在电视机前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加油呐喊。这样棋队的凝聚力也就随之增强。
3。棋手只代表一个棋队,虽可能少下几场比赛,但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尴尬,也可避免在团体赛中在某些轮次“不便上场”,能最大程度上使棋队整体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以上一点意见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