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串串香 z成都廖记的棒棒鸡,着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川菜是流动变化的,你方歌罢我登台,各领风骚几年,这是常规。但往往看似天马行空,凭空出世,根却在某一处拴着,比如前些年的“毛血旺”,毛肚、鸭肠、猪红三味主料,再加豆芽,在红油里一汆,红彤彤的一大碗,一度成为餐馆午市的必杀技。呵呵,其实不过是红油火锅的简化版,特别适合时间不太充裕的火锅崇拜者。还有就是棒棒鸡,白切鸡用布包起来,木棒伺候,纤维被打断,再加上红油调理,明眼人一看,是口水鸡的升级版,为的是口感更佳。
住琴台路,无非是为了吃的方便。这条美食街在我看来,与羊西线的繁华、玉双路的平实、梓潼桥的下里巴人气息都明显不同,青木底色藏化彩绘风格的门楼在成都闹市中有一点闲云野鹤,古典而小巧的建筑和垂柳依依的小街,洋溢着浪漫气息,谁会想到琉璃瓦下面的店铺料理的是美味生意呢?狮子楼和皇城老妈的门面简直就象文艺单位了。
在琴台路的北面,隔着一条马路,有一家廖记棒棒鸡的分店。摆在玻璃后面白切好的川鸡个头很雄壮,这一点倒是与川人的玲珑相反。要了四分之一只鸡,称称正好一斤。下面应该是用棒打了吧?我等着看。只见白切鸡放在案板上,二个小伙计配合,一个举起一把加厚的菜刀, (more...)
让我想起家乡的羊肉串。。。
每次都是和 老友去吃串儿!尤其是在冬天,围着个炉子,温上小酒儿,
那叫一个爽!
夏天照样可以,只是要改成啤酒了,味道没那么冲了,但是那种一边吃
火辣辣的串儿,一边喝清爽冰凉的啤酒,滋味在心头噢!
现在回国,兄弟哥们儿经常出去吃串儿,在一起聊聊天,坎坎山,
说说自己的烦心事,兄弟也可以给帮帮忙,解解难,也不乏妙计噢!
最近一直没回去,还挺想的!毕竟很久没聚,他们都开始‘骂’了!
一个忙字总是推脱不开,这次回去,又要‘认罪’了。
少不了一通猛灌,但是让朋友灌醉,也是爽啊!
那叫一个爽!
夏天照样可以,只是要改成啤酒了,味道没那么冲了,但是那种一边吃
火辣辣的串儿,一边喝清爽冰凉的啤酒,滋味在心头噢!
现在回国,兄弟哥们儿经常出去吃串儿,在一起聊聊天,坎坎山,
说说自己的烦心事,兄弟也可以给帮帮忙,解解难,也不乏妙计噢!
最近一直没回去,还挺想的!毕竟很久没聚,他们都开始‘骂’了!
一个忙字总是推脱不开,这次回去,又要‘认罪’了。
少不了一通猛灌,但是让朋友灌醉,也是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