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教育是大事何解?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28 楼,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2    末页>>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8:14:18  楼主  关注此帖
首先,我拒绝非黑即白的推断和结论。其次,我的经历很受限,如果观点偏颇接受纠正。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没有完美的选择,努力做的不过是怎么去挑看上去最小的一个坑,结果有可能这个坑是最小的,也有可能:卧槽,这坑口小肚大,非常大…… 以我为例,回去最大的烦恼是没合适的房子,而合适的房子,需要1000多万,不用算就知买不起。留新,房子的烦恼不大,但其他的都不小(孩子的教育 养老 医疗等都是大事)。
这边教育是大事何解?
即使是北京户口 将来上清北的概率也没这边上两所n字头大学的几率高吧。

医疗可以理解,北京的医疗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不比这边差。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8:31:54  2楼
本想多写的,但琐事太多,常被打断,就直接上干货。据我观察(样本少,欢迎补充纠正,拒人身攻击) 1,在新加坡家庭月入超2万新币,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会超过中国同等收入的无关系背景的家庭。因为,这个收入,在北上广一套学区房就榨尽耗干。中国有很多可以抵钱的东西,例如某单位职工,新加坡没有。至于好坏,看你属于哪一部分。 2,在新加坡家庭收入低于1.5万的高学历家庭(博士),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会低于中国一二线城市同等收入同等学历的家庭。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学历超过硕士家庭收入超过50万的家庭大概率有体面的工作,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在新加坡,这部分人啥也不是。 3,能拿到新加坡绿卡和入籍的,没有高学历或突出一技之长的,在中国没关系和背景,选新加坡,不解释。
第二和第一点不矛盾么
第二点你说国内年入50万的家庭会很体面、有地位。
第一点的家庭收入比这个更高,却反而会被一套学区房榨干全部。

看不懂你要表达的意思。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8:38:32  3楼
LZ只管讲就好不必回复,一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毕竟看你帖子的都是留下的。   (more...)
不同声音很正常
只要逻辑合理就行。

还有,“选择留下”和“只能留下”不是一个概念。这边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这么多,对于很多人来说 内部调动换一个国家生活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换一个地方也不一定比这边强就是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9:06:08  4楼
一提起教育,华新儿张口闭口就是北大清华,但中国除了北大清华好学校还有很多。新加坡的国大南洋理工也不是想上就上啊。你新加坡人跑中国读个清华北大和中国本土考个清华北大的含金量一样么?不一样,就业也不一样。 北京本市人只要能上个985211,就业都不差。 前几天刚帮一个朋友参谋完她闺女的高考志愿。北京本地,高考514分,权衡各方,报了协和3+3护理。目前,北京三甲医院的护士,年入税后30万只算中等收入。
ok
那就不止说清华北大,把能叫上来名字的大学比如华五+人大、北航同济南开之类的也算进去,一年总共在京招生总数不会超过5千,按北京高考6-7万考生的规模,这个比例低于10%的,仍然比新加坡学生考上nus ntu smu sutd难不少。

再次一档的学校我想就没必要说了,像什么农大地大林大,虽然也是所谓的211,但我想有兴趣的人应该不会多吧?跟新加坡的几所公立大学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9:18:11  5楼
忘了点明,月入超过10万的家庭,大概率就业单位不会是公字头,或是外企高管,或是自己公司。年入50万的家庭,大概率在公字头。一般能进入的,家庭大都能帮忙解决首套房。很多单位,例如高校各部委,会有自建房。
关键词
“家庭帮忙解决首套房”。
弄了半天还是得靠榨干六个钱包(或者钱或者关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关于你说的事业单位帮助解决住房,的确很多高校给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人才公寓,但仅仅是以较低价格让你住而已,并没有产权。至于福利分房,首先这种越来越少了(高校一般也会把地卖给开发商来建),其次在建好分房的时候也是按领导级别和资历来的,一个从国外回去的博士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大家谁还没几个在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亲戚朋友同学。你刚回去一年了解到的,不一定就更全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9:39:35  6楼
有资源在国内/有野心想闯的回国原生家庭没什么资源,自己也没厉害的人脉,想过安逸小日子的留坡。 不得不说:女佣、育儿便利程度、环境、安全性、双语等综合因素,小坡实在是太友好了。就带小娃出门这一点,目前没觉得啥城市比坡更发达方便。
你的这段话
好像对除了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适用,不仅限于坡县。

如果有野心、想谋求大发展 = 中国。
如果没有野心、想过小日子 = 除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那不妨讨论下,在2019年的今天,是否存在某个领域 在国外(具体说坡县)发展比去中国发展会更好、更有前(钱)途的?

我能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你所在的中介行业。房产中介和保险中介在坡县的地位明显比在国内更高。在国内这基本是属于没人待见的工作,但在坡县 中介的存在感和自豪感好像还挺强的。

还有其他行业吗?欢迎畅所欲言。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9:46:31  7楼
下面是很多人关心的海归问题。我们认识的高学历的,这些年都归得差不多了,归的都后悔么?后悔,都后悔回得太晚了。 拿新加坡来说,博士的物质待遇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本来下面有个长例子,打完字又删掉,怕被人肉,给朋友带来麻烦)。而国内,学术界的待遇增长很快,现在名校很多专业,读博士一年都有10万,谁还离乡背井出国读?国内读还更有利于事业和人脉。
这段发言
有数据佐证吗?比方说每年来nus ntu读phd或者做postdoc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少?

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在靠想象发言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09:51:31  8楼
好吧,你非盯住六个钱包。非要杠,人家帮孩子买房的,不必掏空六个钱包…… 占便宜……为啥非要占便宜?我这贴不是讨论占便宜的…… 还有,我这是我个人的经历,不代表其他人。至少,质量和你的同学朋友是一样的,都是一家之言,你可以不信。
观点不一样很正常
但请不要用“杠”这个词,不是说和你观点不一样就叫杠,因为你的话也并不是真理。

另外,你现在说这仅代表你自己的观点(个人层面),上文又说周围人全回了 还后悔回晚了(想上升到群体、趋势的层面)。然而,却举不出每年来新读phd的中国学生是否下降的数据来佐证你的观点。

你的发言看不出内在的逻辑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10:04:19  9楼
国内已经过了洋学历唯上的阶段了。不要觉得你在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国内高校就得跪舔,不是的。人家要你是看你有无人家想要的东西。中外一样。以后,归高校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无意中说一句我周围的大都归了,果然被嘲讽。 现实是归的人大都有实力再回的,可回的不多。如果有人还说混不下去的才回国,我只能呵呵,不多言。
具体到坡县
说混不下去的才回国,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说对呢?因为本地的几所公立大学实在是太有钱了,能不能让鬼推磨不好说,但能吸引来欧美国家的知名教授甚至诺奖得主是实实在在的事。如果你有能力在nus ntu拿到assoc以上级别的教职甚至tenure track的话,确实不回也可以,因为在这边的待遇就足够高了。本坛上回国的博士们基本都是在a星之类的研究机构做合同工的,没什么保障,担忧自己四五十岁以后的前途。说这部分人“混不下去”,其实也没什么错。

为什么说不对呢?如果你真是牛到可以达到大千人水准 而且又是热门方向的话,回国去产业界能赚更多钱也是不争的事实。典型例子就是国大大牛颜水成教授,到了这个级别,国家完全不是羁绊了,想去哪就去哪,在新,可以保留nus的教职。回国兼职,去360这种二线互联网公司(目前已跳槽依图) 直接就给公司副总/首席科学家,待遇应该千万起步。

但是问题来了,你是属于第一类,还是第二类人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10:49:33  10楼
虽然不是博士,但能感觉到这十多年来的变化15年前朋友nus助理教授薪水就8000多了,当时对于2005年的中国,甚至在新加坡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那时候有汇率的作用,读博士一个月有3000奖学金也比国内一般单位强 这十多年过去了,nus助理教授还是8千一万这样,国内的薪水翻了多少倍都不知道。而且教授朋友都不同程度反映学生不好招,素质好的不好招,科研项目也不好申请,对于有能力有才气的科研人员,新加坡应该挺憋屈的吧。 这个群体的确是国内更有吸引力,没回去的多半因为非事业方面的考量,比如养娃,教育、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等。 别的行业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nus助教
也有涨的吧,你的数据可靠吗?普通大学cs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都从05年的不到3k涨到现在的平均4.5k了,nus教授反而不变?

当然国内知名大学涨得更快到是真的,毕竟起点太低。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11:34:53  11楼
在这边拿了公民回去申请清北不好吗?国内清北真的很厉害…生源这方面。如果适合科研或者金融,清北出来的机会要比n开头的多很多吧…
你是说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混?
在中国混,是个人都知道清北招国际学生是为了刷大学排名用的,企业hr能不知道么?你外国学生念清北和中国本土的清北毕业生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清华的官方就业报告自己都不把国际学生算进去。

如果是在新混,或者世界上其他地方,清北并不比两所n字头的大学更容易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12:00:40  12楼
lZ孩子的学校有没有这种压力我同学说他家孩子考95倒数第一,被叫家长谈话,这是北京西城的一个小学二年级 (more...)
小学好像是这样的
我记得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候考语文 班里基本也都是95分以上,90分左右的确是倒数了。

这种东西跟咪蒙一个套路 就是贩卖焦虑然后让你各种买买买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13:14:12  13楼
搞科研难道清北不是招牌吗…n开头招收国际学生不也是为了排名?说点难听的,可能很多在坡的人接受不了,国内同学申请n开头的有一部分都是用来做备胎…比如说为了奖学金等等…在国内混…n开头不如清北…身边就有例子…如果在国外混…清北的学生很少用本科学历直接找工作…很多是申请进修吧…科研能力绝不比这边学生差…paper发的也多…外国教授注重这个吧
所以你的结论是
新加坡学生如果有志搞科研,应该申请去中国的清北?

只能说这是你个人的想法了,现实中没见有人这样操作的。这边去中国留学的(包括清北) 要么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要么是考不上这边两所n字头大学 又出不起去英美澳留学的学费那种。。几乎没听说过哪个新加坡的顶尖学生把清北作为奋斗目标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14:44:43  14楼
人家lz的孩子现在在中国我可没说本地学生要上清北
她在新加坡都没身份
所以孩子回去肯定也是中国籍啊。不明白你为什么一直在说公民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6 22:33:19  15楼
有几人揪着我那句“周围的人大都回去”,每个人的圈子不同,这话没毛病。 再说个容易被揪着的,我接触回去的人中,有后悔选某个地方某个学校的,还没有后悔归的。 一对从美国回去的千老,丈夫拿校内人才计划,副教授,老婆没头衔,讲师,问为何回去,答:为何不回来,在美国做千老有啥好?颠沛流离的。我闺女3个月就上全托,换了好几个幼儿园……
你没发现吗
你举的这些例子,可能也包括你们自己家的情况,无不是在国外混得一般(合同工、千老),年纪不小了还没有保障,小孩又到上学年龄 没公民身份上不了好学校,所以不得不回国再谋出路。承认这点很难吗?

可是,这个论坛上其他家庭的情况跟你们(以及你的那个小圈子)一样吗?也许人家的工作薪水高、稳定,孩子读了名校,自己在这边有身份 还不止一套房,想让他们跟你产生共鸣,可能吗?

其实,如果你能有点幽默感,多自黑几句,也许在这里能得到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但你没有选择那样的说话方式,反而略带挑衅的翻墙回来跟在这里的人说后悔回晚了,那就怪不得你听到那么多刺耳的声音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7 09:12:03  16楼
你的观点也很有道理。但我的目标受众不是你指的大牛,是很普通的人。至于要博士做门槛,这是社会认可的。你可以不服抗议但无法改变。 很多项目申请 资本融入 一般博士还不够,需要正高参与。你只知道马云马化腾互联网大佬,你了解他们团队的构成么? 有一些规定,例如上市公司必须有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必须是社会名流 和公司无利害关系 非处级及以上级别,你没谋划过公司上市就不会了解这些,就等于不存在或不合理? 国内现在校企合作很多,各式各样。其中一种是每周到企业做半天,报酬看各个企业。我知阿里巴巴给开到50-60万每年。在我眼里,这就是知识换经济的例子,您可以不同意和瞧不上。但阿里的门槛并不低,博士不够,副教授起。
正高跟博士的关系?
我爸只是本科学历,但也是正高(教授级高工)啊。你说的没错 这确实是一个知识换钱的时代,但知识并不等同于学历,对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7 09:18:06  17楼
楼主没身份我感觉是不愿意拿而不是拿不到我身边了解到的例子 本地博士毕业 拿PR没有拿不到的 公民也是只要申请就能拿到 lz家里如果真的没身份 也是因为不去申请不想拿 而不是拿到身份太困难。
应该连本地博士都不是吧
是那种国内土博过来做千老或者研究所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7 09:33:24  18楼
请问千老是什么意思xmlzj
千年老博士后
指那些phd读完,但学术能力一般、论文不过硬,拿不到大学的正式教职,只能靠一期一期做博士后等机会的人。很多到了四十岁还只是个博后,所以以“千老”称呼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7 09:39:10  19楼
赞同当年我们十多个人,大部分都是nus, ntu 硕士和博士,只有两个人留在这边,最近有一个也要回去了,他们都有PR,随时可以变公民,但是回国后连pr都放弃了,至今无人后悔回国,并声称不愿再回来。
你的那个圈子跟楼主差不多啊
A星的合同工 就是大学千老之类。

成年人了,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当初来这边也是你们自己的决定吧?来了好几年 蹉跎了你们的岁月,国内的坑也没占上。

谁吃亏了?你们自己而已。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japgolly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980) 发表:2019-07-07 10:20:32  20楼
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么惨,为何要承认啊?我们11年来,2年就拿到pr, 第一期犹豫很久没申请入籍,倒续个pr给自己留后路了。这些有必要拎出来说么?目前看来肯定还有断离舍的那天。 第一楼就说了适合不适合回的人群,而且是自己的观点。 我有必要为取悦某类人自黑么?说不定还会有人挑刺说我秀优越呢,众口难调。 不共鸣就不共鸣,无所谓。 当年我们决定回去前犹豫很久,犹豫2年多,一方面出国太久缺少信息,另一方面怕自己后悔,后者很重要,因年龄关系试错成本很大。所以纯分享。再说,无论我的还是别人的不后悔,不等于每个人不后悔。这点分辨力都没有的话,呵呵。
其实没说错啊
你家一直是pr身份,老大又到了上学年龄,在这边根本没有机会进好的学校。走 应该是你们唯一的选择了吧?除非你愿意念一个很烂的小学。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在2011年就不会出国。回头想想 来坡的这7年,你收货了什么呢?现在回国拿到教职和难度和2011年不可同日而语吧。跟当年你没出国的同事 同学比比,是不是混得比人家差呢?

所以你根本都问题,就是把自己当年选择错误(出国)的抱怨,转移到对新加坡这个国家上。然而你没想过,这边的很多人,跟你的背景经历并不一样,对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8 篇文章,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2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