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事是rulang的
一个同事是rulang的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4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
baronbaron
(等级:
3 - 略知一二
,发帖:604)
发表:2018-11-24 15:19:29
楼主
关注此帖
[
登录后回复
]
在 春天华尔兹 的大作中提到:
邻里小学也有强弱之分的也有50多年传统的 考20名以上260+的邻里小学,应该有很多吧。 最有名的就是儒廊了 我觉得名校的强项在于资源,CCA的老师,教练可能是来自中国的前名演员,世界冠军。 小六会考成绩,如果学校不是特别的烂,是金子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一个同事是rulang的
她说她当年考了265,去了NUSH,在班上是倒数,是学校最好的班。考270+的有二十几个。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baronbaron
(等级:
3 - 略知一二
,发帖:604)
发表:2018-11-25 09:20:20 2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妖妖z 的大作中提到:
这是啥意思?具体表达一下?克明怎么样
克明好多年就是一公里内公民抽签了
是邻里好学校
[本文发送自
华新iOS App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baronbaron
(等级:
3 - 略知一二
,发帖:604)
发表:2018-11-25 09:22:45 3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Freki 的大作中提到:
确实少其实自律是要培养的,一岁多到八九岁基本定性了。我讲两个比较极端的真实例子。我在jc教数学,其中学得好的本地学生中,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父母是医生律师,她的课外活动其实是很占用时间的体育类,参加这个课外活动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学习跟不上。有时候下雨,他们的训练会暂停到有檐的地方等待,这时候除她外所以的学生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在聊天或者躺着休息,只有她会搬个桌子在上面写功课。问起时她说上小学她就是这个习惯,觉得每天时间不够用浪费好可惜。 另一个父亲开车,母亲没工作在家。她在班上很安静,感觉上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成绩却一直不错。她母亲家长会来的时候才刷新了我的三观。这位伟大的母亲把女儿在学校每一个科目的notes都拿来自学,然后孩子回家后和孩子一起做功课讨论问题。开家长会还给我们提如果notes这样那样应该会更好,或者说某某科的资料实在太难读了。她还说孩子她不在旁边自己就不读书也读不会,好像在学校也找不到能一直一起读书的同学。
但是去名校是否可帮助孩子培养自律的习惯呢?
毕竟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的。成年人如此,小孩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很自然的好习惯,在一般的邻里学校的同学中,是否就是另类了?是否很难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本文发送自
华新iOS App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baronbaron
(等级:
3 - 略知一二
,发帖:604)
发表:2018-11-26 14:07:22 4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greyrabbit 的大作中提到:
我觉得根本不是名校和邻里的问题是家长重视程度,投入程度(时间,精力,钱,各种附加资源),和学校peer好的反馈,相辅相成的问题。名校的家长一天能在群里发几百条信息,邻里的家长有些极端例子可能家长会都不去。 在一个烂校出淤泥而不染娃自推就能优异的情况,和在一个名校做average学生的机率,明显后者发生的机率更大。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去不了顶级名校,可能去了一个中等的邻里。娃不是优异的自推娃,但是家长花点时间精力教导他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个体样本没啥意义,但是我鼓励你一下:同事的娃读的是排名前五的传统名校,PSLE考了210多,他上周都黑脸。
不是说进了名校就是进了保险箱,也不是邻里就一定不行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给孩子更好的环境吧。
[本文发送自
华新iOS App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4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首页(论坛导航)
用户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广告/投稿/纠错
华新鲜事
新手指南
华新的微博
求关注!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