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个话题太大了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2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leciel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2211) 发表:2017-11-29 16:22:19  楼主  关注此帖
首先从时间本地小学从下午1点左右就放学了,家里没有人,送托管吧,托管的人一般不会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里有人但不给力,一样放羊啊。 你这块没问题的话,教学内容上需要家长参与的很多,建议书单很长,陪着吧。 别人都补习,你家不补? 也没问题或不关心的话,你发现一年后娃的华文不会写,作文象天书. 小一小二无所谓,小三发现他在最差一班,小六发现他无缘大学。 在这边,想让娃学习好点,对家长要求一点不比国内少,娃的学习压力也不少一点。 小学不填鸭怎么学?告诉他去理解?字不认识怎么理解? 不要妖魔化中国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甩很多国家几条街的。 个人感觉最理想的教育是:中国的小学中学+西方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
教育这个话题太大了
有意义的讨论应该是说教育资源。
我认为首先要讨论的是孩子的家庭背景(上一代),然后是自身的资质(本人),最后才是学校(外部资源)。

望子成龙是很正常的心态。过度的考虑就是病态。当然,这个度没有客观标准,还是根据以上提到的3点具体分析。

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甩很多国家几条街的。这个论断十分正确,这个世界比中国糟糕的国家多了去了。和差的比没什么意思。
谈中国的基础教育,就要和华人英式教育比。例如香港,新加坡。我没有第一手经验,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我感觉是美式+填鸭;北京上海有素质教育,其他地方例如南京,武汉,优质教育资源就非常非常稀缺了。三四线就更不用提了,教育的目标就是往一二线城市输送人才。

新加坡目前就是个典型的斯巴达式人才选拔。政府说要改变,教育的目标是建成创新型社会,说白了就是“鼓励”能者失败。创新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最后,对于“中国的小学中学+西方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我是不认同的。首先这个命题就不成立。中国很大,西方也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再者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所处的时代也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我认为还是应该把选择权留给孩子。有能力就多带孩子走走看看。
至于放弃新加坡的教育资源,选择中国的教育资源,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中国这个概念非常大,最好还是限定一下,例如限定在北京,上海。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leciel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2211) 发表:2017-11-29 16:44:55  2楼
赞层主强大的逻辑这个问题确实范围很大,根据不同的孩子会得到不同的适用范围。咱们这里就谈概率分布上的绝大数,毕竟感觉大部分还是普通人。我个人的期待是希望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健康,三观正确就好了,只是周围氛围怕我根本hold不住自己。开个家长会已经快塌陷了自己的初衷。尤其是面临要回归,这个问题不得不面对,希望可以给自己一个相对清楚的路线,给别人也有启发,就达到这个帖子的目的了
和中国大陆比,我个人偏向选择新加坡教育资源
别的不说,就谈小社区的社区图书馆和大市镇区的区域图书馆,我觉得北京上海就比不上。
去过香港,也光顾过香港的社区图书馆,个人觉得和新加坡比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东部的网友可以去看看Tampines Regional Lib和Bedok Community Lib,这两个都是新建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