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祖辈更爱这个国家今天是国庆节。
中午吃完饭,在楼上看《晓说》,正讲到1937年的淞沪抗战。
高晓松在结尾处将了这样一个故事,1937年8月17日,他外公外婆出国留学就是从上海
的租界出发的,看着战火连天的上海,很多人都痛哭失声。
高晓松说他外公含着热泪对他说,“你知道我们这些人为什么更加爱这个国家,我们离
开中国的时候,回头看炮火连天的祖国上海,留学生全都趴在船尾哭,很多人都跪在船
尾,而且每个人都发誓说我们学成一定会来建设这个国家,这个老国家实在是太心酸
了。”
这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顺便说句,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
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
也许祖父辈他们所爱着的那个中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为他们所经历过的这个古老大
国的苦难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如同我难以想象我的外公外婆在东北沦陷后身为吃大米有
罪的亡国奴的凄凉。
从1840年开始,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辛酸和崎岖。
多难兴邦,幸而,我有幸见证到了中国腾飞崛起的三十年。
祖国,生日快乐!
祖国,加油!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14-10-02 22:00:03。
很巧我也是最近看了这部分内容~ 感触很深
其实里面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思索的点。lz说的是当年那批知识分子富家子弟的爱国情怀。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中国人历朝历代都不属于团结的型的,属于各安天命,各有小算盘。而唯独到这个国家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会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
很有意思的特点,百思不得起根源。欢迎唐兄指正。
另外,讲淞沪抗战时候,让我更清楚了一点,真正主力抗日的是国军,伤亡最大的也是国军精锐。也部分解释了战后形势的变化吧。 这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晓松带给我看到的些东西吧~
不去论成败,欢迎些真实历史看看,非常有意思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中国人历朝历代都不属于团结的型的,属于各安天命,各有小算盘。而唯独到这个国家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会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
很有意思的特点,百思不得起根源。欢迎唐兄指正。
另外,讲淞沪抗战时候,让我更清楚了一点,真正主力抗日的是国军,伤亡最大的也是国军精锐。也部分解释了战后形势的变化吧。 这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晓松带给我看到的些东西吧~
不去论成败,欢迎些真实历史看看,非常有意思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