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拜托羽月妹妹当面指明我的帖子中您觉得不公平的地方在哪里?那条论据或者论点偏颇或者不公允。
您这么笼统的一说,让我连改正都不知道从何改起啊。
顺便说一句,上贴中我已经提出了香港和新加坡的对比,不是照样有朋友说不公平么?众口难调啊。
不是"某一條"或是"哪個論點"的問題, 是整體文章都有個不公允的脈
雖然唐兄你總說你同時稱讚&批評了中國和新加坡
並沒有偏頗哪一方
我依照你常用的寫法寫篇文章給你看試試
我同時有稱讚&批評台灣與中國
可是你覺得我是站在中立的立場嗎~ 哈哈~
(網路上抓的文章不要在乎論點啊 >_^*)
"論中國與台灣的經濟
中國之GDP連年增長, 國民收入增加生活品質上昇, 與其他國家經濟發展比起來, 確實令人可喜.
但, 從總體的經濟問題上而言,雖有人說如果中國要崩潰早就崩潰,但從蘇聯的突然崩潰為例說明共產國家的崩潰之不可預知性。因在1980年曾有人提出10年後蘇聯將超越美國,甚至有經濟學大師在1960年代的論點中都曾大肆讚美共產主義,而當初沒有人預料到蘇聯會突然解體。當初的蘇聯也是控制的相當嚴,沒有因此而阻止崩潰的發生。反觀經濟根基腐化到某程度下,即使中國控制得再嚴格,一樣不能避免經濟崩潰的出現。即使是賣土地都不能解決嚴重的銀行呆帳問題,因為大多數的農人都很窮,生活都成問題的情況下,更不用說有錢買土地。跨國企業紛紛前往或是各國的投資,除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工廠外,更重要的是希望他成為消費者而成為一個廣大的市場,但是在大多人皆貧困下,往往只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總體而言將中國經濟分後期與前期。後期成長值皆是造假,因為與台、日、韓相比較,在經濟剛開始發展的過程中,並不會特別高。加上近幾年的GDP值累加為+24.7百分比,而能源使用卻是-12.8百分比,但依常理能源使用成長率一定大於GDP值,表示一定有一個數值是計算錯誤;加上中國官方自己也承認這幾年的農村並無成長,在農村佔總體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情況下,若要GDP值年成長十多百分比,必須城鎮成長三十多百分比才能達到,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個問題是任務分配成長率,比方廣東10百分比,上海12百分比,若達不到則官員就地免職,以致於在2001年除雲南外所有的省分其成長率皆大於中央,到了2002年連雲南都大於中央,而被稱之為「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成長前期也是災難,由1983年的「撥改貸」,就是向政府借錢轉而向銀行貸款,但是貸款人的條件即使達不到要求,也會由政府介入要求要貸款給人民,造成國營企業實質上扮演小政府的功能,因為政府的不合理介入使得底下的人也會學習榜樣而利用權限做不法之事,從大鍋飯的共產制度中走過來的人民普遍還錢概念不高,使得每年呆帳近五成。放款額一般為資本額20倍才會賺錢,即使以10倍計算,銀行也每年虧損資本額的5倍之多,不垮才怪!
而且地方財政自主性高,在共產制度下物資缺乏時,手錶、電視機、自行車等所謂高檔貨供不應求,造成投資一窩蜂,雖是積極招商,由於政府的插入使得「吃完財政吃銀行」,因為政府不是以預估算實質效益為基準,造成投資浪費。不計盈虧的投資在地方主義的自我保護下更為嚴重,如上海不准湖南製的車到上海,成為計程車掛牌,而湖南也會以牙還牙。
資源浪費的一個例子是西安有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工廠,500萬輛賣不出去,而且西安人都只騎上海製的車,因西安製的車被形容為「只要多看一眼就會垮掉」卻仍在製造,負責人說:他們還有8萬7千個工人要以此過活。中國經濟的唯一奇蹟是:他怎麼還沒垮!
比方7百分比的存貨,實質上數字的含意是有4百分比是賣不掉的東西。Gini的數值在0到一之間,一般認為到0.4以上社會就已經不穩定,但是中國的數值卻高達0.59;而中國的城鎮失業率數值官方公佈為3.6百分比,加上下崗工人以及農村失業等計算結果應為33.4百分比,高的驚人的驚愕聲中指出若在一般國家早就跨了。
政府腐敗也是一項重大因素,何清漣提出中國已由個人貪污到組織貪污,發展為制度貪污。因此雖然各國皆有貪官,但是一般的情況下只要將貪污者法辦即能解決,但中國的貪污制度化已經不是抓一兩個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相比來說, 台灣經濟目前雖處於停滯不前, 但這是轉型過程中(從勞力密集到知識密集)的必要之惡, 相信台灣的未來會更好"
並沒有偏頗哪一方
我依照你常用的寫法寫篇文章給你看試試
我同時有稱讚&批評台灣與中國
可是你覺得我是站在中立的立場嗎~ 哈哈~
(網路上抓的文章不要在乎論點啊 >_^*)
"論中國與台灣的經濟
中國之GDP連年增長, 國民收入增加生活品質上昇, 與其他國家經濟發展比起來, 確實令人可喜.
但, 從總體的經濟問題上而言,雖有人說如果中國要崩潰早就崩潰,但從蘇聯的突然崩潰為例說明共產國家的崩潰之不可預知性。因在1980年曾有人提出10年後蘇聯將超越美國,甚至有經濟學大師在1960年代的論點中都曾大肆讚美共產主義,而當初沒有人預料到蘇聯會突然解體。當初的蘇聯也是控制的相當嚴,沒有因此而阻止崩潰的發生。反觀經濟根基腐化到某程度下,即使中國控制得再嚴格,一樣不能避免經濟崩潰的出現。即使是賣土地都不能解決嚴重的銀行呆帳問題,因為大多數的農人都很窮,生活都成問題的情況下,更不用說有錢買土地。跨國企業紛紛前往或是各國的投資,除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工廠外,更重要的是希望他成為消費者而成為一個廣大的市場,但是在大多人皆貧困下,往往只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總體而言將中國經濟分後期與前期。後期成長值皆是造假,因為與台、日、韓相比較,在經濟剛開始發展的過程中,並不會特別高。加上近幾年的GDP值累加為+24.7百分比,而能源使用卻是-12.8百分比,但依常理能源使用成長率一定大於GDP值,表示一定有一個數值是計算錯誤;加上中國官方自己也承認這幾年的農村並無成長,在農村佔總體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情況下,若要GDP值年成長十多百分比,必須城鎮成長三十多百分比才能達到,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個問題是任務分配成長率,比方廣東10百分比,上海12百分比,若達不到則官員就地免職,以致於在2001年除雲南外所有的省分其成長率皆大於中央,到了2002年連雲南都大於中央,而被稱之為「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成長前期也是災難,由1983年的「撥改貸」,就是向政府借錢轉而向銀行貸款,但是貸款人的條件即使達不到要求,也會由政府介入要求要貸款給人民,造成國營企業實質上扮演小政府的功能,因為政府的不合理介入使得底下的人也會學習榜樣而利用權限做不法之事,從大鍋飯的共產制度中走過來的人民普遍還錢概念不高,使得每年呆帳近五成。放款額一般為資本額20倍才會賺錢,即使以10倍計算,銀行也每年虧損資本額的5倍之多,不垮才怪!
而且地方財政自主性高,在共產制度下物資缺乏時,手錶、電視機、自行車等所謂高檔貨供不應求,造成投資一窩蜂,雖是積極招商,由於政府的插入使得「吃完財政吃銀行」,因為政府不是以預估算實質效益為基準,造成投資浪費。不計盈虧的投資在地方主義的自我保護下更為嚴重,如上海不准湖南製的車到上海,成為計程車掛牌,而湖南也會以牙還牙。
資源浪費的一個例子是西安有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工廠,500萬輛賣不出去,而且西安人都只騎上海製的車,因西安製的車被形容為「只要多看一眼就會垮掉」卻仍在製造,負責人說:他們還有8萬7千個工人要以此過活。中國經濟的唯一奇蹟是:他怎麼還沒垮!
比方7百分比的存貨,實質上數字的含意是有4百分比是賣不掉的東西。Gini的數值在0到一之間,一般認為到0.4以上社會就已經不穩定,但是中國的數值卻高達0.59;而中國的城鎮失業率數值官方公佈為3.6百分比,加上下崗工人以及農村失業等計算結果應為33.4百分比,高的驚人的驚愕聲中指出若在一般國家早就跨了。
政府腐敗也是一項重大因素,何清漣提出中國已由個人貪污到組織貪污,發展為制度貪污。因此雖然各國皆有貪官,但是一般的情況下只要將貪污者法辦即能解決,但中國的貪污制度化已經不是抓一兩個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相比來說, 台灣經濟目前雖處於停滯不前, 但這是轉型過程中(從勞力密集到知識密集)的必要之惡, 相信台灣的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