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Then A Song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EchoStar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92) 发表:2008-02-09 04:56:48  楼主  关注此帖
More Then A Song
青花瓷 - 方文山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突然想,几百年后,他的词会不会像唐诗宋词一样流传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EchoStar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92) 发表:2008-02-18 23:57:45  2楼
你要理解年轻一代啊在他们心里楼上歌词的地位比唐诗宋词在你心目中还要高。这不是谁的错,只是认识层次的问题。如果生活阅历和读书的量都慢慢增长的话,三五十年之后他们自然会明白你为什么寒毛倒数。
一句感慨引发这么大讨论,有意思
流行和古典,东方和西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美感,都不乏杰出的作品。窃以为大家可以有所偏好,但不要偏激。


吹毛求疵也就罢了,至少是有认真体味过,研究过,还是有几分可爱的。可能你永远发现不了歌词中的美,可能你只是太过拘泥,但你指出歌词的常识错误,个人觉得也无可厚非。不过还是要说一句,方文山的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谓的“画面感”。音乐响起,思绪马上飘到了那个想象中的江南小镇,安静,古典,飘逸。一个浪漫的偶遇,一丝淡淡的离愁,穿梭在字里行间。想要欣赏这首歌,喜欢这首歌,你并不需要了解宋体是什么体,你也不需要去考证电视上的瓷是不是青花瓷。当然,能欣赏这首歌的人,也绝不会对古典文化,风土人情一无所知。

至于恶语相讥者,只能说一句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审美有些残缺。如果你将歌词和无极这样的作品相提并论,或者简单粗暴的将其归为“哈X", 很明显在你眼中,流行即恶俗。你不可能用心欣赏过此歌,而你的意见亦不会有说服力。因为大家知道,恶俗的可能流行一时,像black eye peas的my hump有阵子就颇有人气, 但真正成功的流行作品,是雅俗共赏的,也是可以变为经典的。像Webber的音乐剧,像老鹰的加州旅馆。一句话,对不同的文化,就算你不能欣赏,至少你可以尊重。


回到那句感慨。几十年几百年后,大家回忆这段时间的华文乐坛,方文山的词和周董的曲会不会有一席之地呢?如果放到整个诗词文艺作品层面,他们的地位又如何呢?哈,几百年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不过说到当代,趋势还是很清楚的。很多传统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文化形式,越来越不符合大众的口味,难免会消亡。这个,不是中央电视台每年几分钟的面子事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在大街上吼两句国粹可以阻止的。而另一边,中西交融的趋势难以避免,融合各种元素的流行乐也会继续蓬勃发展。

爱在西元前,东风坡,青花瓷,期待方的下一佳作。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EchoStar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92) 发表:2008-02-19 00:00:17  3楼
More Then A Song青花瓷 - 方文山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突然想,几百年后,他的词会不会像唐诗宋词一样流传呢?
一句感慨引发这么大讨论,有意思
流行和古典,东方和西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美感,都不乏杰出的作品。窃以为大家可以有所偏好,但不要偏激。


吹毛求疵也就罢了,至少是有认真体味过,研究过,还是有几分可爱的。可能你永远发现不了歌词中的美,可能你只是太过拘泥,但你指出歌词的常识错误,个人觉得也无可厚非。不过还是要说一句,方文山的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谓的“画面感”。音乐响起,思绪马上飘到了那个想象中的江南小镇,安静,古典,飘逸。一个浪漫的偶遇,一丝淡淡的离愁,穿梭在字里行间。想要欣赏这首歌,喜欢这首歌,你并不需要了解宋体是什么体,你也不需要去考证电视上的瓷是不是青花瓷。当然,能欣赏这首歌的人,也绝不会对古典文化,风土人情一无所知。

至于恶语相讥者,只能说一句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审美有些残缺。如果你将歌词和无极这样的作品相提并论,或者简单粗暴的将其归为“哈X", 很明显在你眼中,流行即恶俗。你不可能用心欣赏过此歌,而你的意见亦不会有说服力。因为大家知道,恶俗的可能流行一时,像black eye peas的my hump有阵子就颇有人气, 但真正成功的流行作品,是雅俗共赏的,也是可以变为经典的。像Webber的音乐剧,像老鹰的加州旅馆。一句话,对不同的文化,就算你不能欣赏,至少你可以尊重。


回到那句感慨。几十年几百年后,大家回忆这段时间的华文乐坛,方文山的词和周董的曲会不会有一席之地呢?如果放到整个诗词文艺作品层面,他们的地位又如何呢?哈,几百年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不过说到当代,趋势还是很清楚的。很多传统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文化形式,越来越不符合大众的口味,难免会消亡。这个,不是中央电视台每年几分钟的面子事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在大街上吼两句国粹可以阻止的。而另一边,中西交融的趋势难以避免,融合各种元素的流行乐也会继续蓬勃发展。

爱在西元前,东风破,青花瓷,期待方的下一佳作。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