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中国新闻周刊:红学及“×学家”的终结z文/朱大可
《红楼梦》研究不仅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开端(刘梦溪语),同时也是学术政治化的开端。
红学界的政治风云,正是整个中国学术的悲剧性写照
不久前北京作家刘心武在电视上“揭密”《红楼梦》,引发主流红学界的“围殴”,认为其“生编硬造”。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红学的弊端,而且为中国学术界现状,提供了一幅轮廓准确的素描。
《红楼梦》研究不仅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开端(刘梦溪语),同时也是学术政治化的开端。
最先批评俞平伯的安徽青年才子白盾,后以“极右”获罪,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而蓝翎李希凡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权威”。“红学”从此沦为政治大批判的犀利兵器。红学界的政治风云,正是整个中国学术的悲剧性写照。
文革之后,大批学者涌入红学领域,掀起长达十年的复兴浪潮,在“曹雪芹画像”和大观园所在地之类的命题里辗转反侧。但不久之后,基于“材料”匮乏,主流红学迅速丧失了最后的“索隐”和“考据”能力。这种“技术崩溃”触发了红学的“重大危机”(余英时语)。尽管如此,主流红学家仍然拒斥刘心武“猜谜”式的“异端”,敌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符号学和阐释学等各种新的阐释方法,一味 (more...)
提起超女和红学,俺想起一个对子
“不知高厚刘心武,难辨雌雄李xx”
呵呵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