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我对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一些看法。。。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2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不霁何虹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390) 发表:2003-12-04 01:17:26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桐音别馆】我对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一些看法。。。
连续剧《三国演义》虽然没有看全,但是也看了很多集。整体上说,我不喜欢这部连续剧,个人支持重拍。

为什么不喜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说起,由主要到次要,依次是情节,演员和场景。

先说情节,个人感觉剧本写得不好。举两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例子吧。第一个,刘关张结义那集,看完以后,我甚至以为是在看《水浒》。个人认为《三国演义》原著的开头是很好的:刘备看征兵榜文发出长叹,巧遇有做“大丈夫”想法的张飞,进而又邂逅与刘张二人有相同志向的关羽,最后和关张二人“桃园结义”。这样的开头,思想性是很深刻的;这样的开头,为将来三人的誓同生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而连续剧并没有采用这样的开头,取而代之的则是:“屠户”张飞“为富不仁”,关羽“劫富济贫”,于是关张二人动手;刘备突然出现,并且有力得制止了二人的争斗......我还记得当时张飞把一把绿豆捏得粉碎,绿豆面顺着手指之间的缝隙洒落在地上。这样的情节放在《水浒》里面我是不会说什么的,放在《三国》里,那就应该是很不合适的了。第二个例子,是庞统治事耒阳那一集。不知道是那位高人自作聪明加了一个庞统“审羊皮”的情节。我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这位高人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突出一下“凤雏先生”的大才,可是“审羊皮”本身并不能体现所谓“可安天下”的大才,至多算是一种“小聪明”罢了。“审羊皮”这个故事究竟源自何人,我不清楚,但是它已经是一个俗套了,加在这里,适得其反。更重要得一点,庞先生治事耒阳可以说是《三国》故事里微不足道的一小段,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的放大。如果我是导演,最多给三个镜头:1.几案上摆满待处理的案卷,小山似得;2.一个快镜头,几案上已经没有案卷了;3.张飞一双瞪得不能再大的“环眼”。如此三个镜头,足矣。

再说说演员,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的演员还是不错的,唯一的一点就是觉得演关羽的演员瘦了点。其他的演员里,则有几个我相当的反感:第一个就是司马懿,演员好像姓魏,就是电影三毛从军记呀还是流浪记里的那个老兵,完全没有司马懿应该有的派头。司马懿本身“鹰视狼顾”的形象一点体现不出来不说,还猥猥琐琐的,根本没有无魏军主帅应有的气概。第二个是贾诩,他虽然不是什么人人熟知的重要人物,但是在三国这部大戏里,还是一定会有他的镜头的。我印象里,连续剧里的贾诩和前面被张飞鞭打的“督邮”相比,尤恐不及。还有一个,就是魏延,是由演过“唐明皇”,一脸皱纹的刘威演的。虽然魏延是个“反面形象”,但是要刘威演,我觉得还是不合适。其他的演员,我印象已经不大深了,不再指摘什么了。

最后说说场面的拍摄吧。据说拍这部连续剧,花了不少钱,动用了许多人力,物力,但是我觉得场面的规模,气势还是远远逊于期望。人物的扮相,道具的使用也很难令人满意。举个例子来说吧。关云长露脸的时候,总是显得委靡不振,提着一看就不够分量的“青龙偃月刀”,骑着和自己一样没精打采的“赤兔马”,晃晃悠悠,懒洋洋得就过来了。我印象中的几次都是这个样子,太令我失望了。三国里的武戏拍得不好,敌对双方交锋的时候,一点都不刺激,不过这可能是因为马背上的战斗拍摄困难太大了,所以我不应该要求太高。

总而言之,自己对连续剧《三国演义》没什么好感,偏偏今天又看到了一些三国话题,心血来潮,所以就说了这些废话。大家要是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妨也说出来,毕竟好久没有讨论过和三国相关的话题了。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不霁何虹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390) 发表:2003-12-09 10:45:17  2楼 评分:
基本没看过,说说另外三个.四大名著的影视其实都不错, 但是西游记和红楼梦更popular一点.毕竟这两个一个是神仙妖怪,一个是美女如云. 三国和水浒更多的是男人的戏,西游是小孩子的,红楼..是所有人的. 水浒,总的来讲选角还是挺恰当的. 个人比较喜欢前半部分,一个一个英雄的出场,每个都是个性鲜明.晃晃悠悠迈小碎步的宋江,看似凶暴而胸怀慈悯的鲁智深... 但是到了宋江杀惜,火并王伦,梁山聚义,大多数重要人物都已经出场,对人物的刻画似乎就停止了,个人服从全体.从整个的队伍往底下看,个个都是毫无区别的英雄好汉,原来的传奇演义色彩一下子被大帮哄所掩盖. 电视剧是依附于原著的再创作,精彩是编剧和原著共同赋予的精彩,那么乏味到底是由于编剧的不足还是原著呢,很难说.我读原著读的不仔细,但是书本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想来还可以点和面兼顾吧. 红楼应该是至今为止大家公认最好的一个吧.别的不说,就演员的做派,韵味,都是十足的红楼人物.那个年代,演员认真,导演认真,编剧认真...顾问也严谨可靠.那个年代,连音乐都是让人百听不厌的精品.民族味道浓郁,词句清雅,任何时候听来都令人惘然不知身何所之.然而,那个年代已经已经过去了. 刚刚无意中看到了这页,不禁头晕目眩.http://www.gamerhome.net/main/jingtai/4 (more...)
hehe,我也说说《水浒》吧
就四大名著连续剧来说,我最不喜欢的是《水浒传》了。我觉得《三国演义》可以给个及格分的话,《水浒传》也就二三十分的水平了。

《西游记》《红楼梦》在拍摄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能够拍出经典来,却不知道最后一个登场的《水浒传》怎地就是一团垃圾。

《水浒传》是在俺高考那一年播的,能看的俺基本上也都看了,说说俺的感觉吧。

第一个要说的还是演员。连续剧里最主要的演员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李逵五位,我个人以为鲁智深,李逵无论是造型,还是演技都是不错的,武松也很不错,只是太冷酷了,像个杀手。宋江,我不喜欢他的小“碎步”,更不喜欢他在局中做作的表现。在《三国演义》里扮演曹操的鲍国安以前也演过宋江,但是我觉得由“曹操”来演宋江,显得宋江太像英雄了,因为宋江只不过是“郓城小吏”,顶多算是“布衣英雄”。而在《水浒传》的连续剧里,是连宋江仅有的一点英雄气都抹杀了的。说句不客气的,剧里的宋江大脑有点不正常。说话结结巴巴,办事唯唯诺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好汉们所拜服?这个宋江“黑”到了,“大方”也到了,其他方面应该有点提高才好。至于林冲,据说当时很受好评,我不想多说,只想问一句,照连续剧里的模样,他怎么会被称作“豹子头”的?

第二个还是剧情的安排。大概是怕潘金莲小姐的戏不够吧?从武松景阳冈打虎,一直到武松披发改装成行者,前后大约一个礼拜,六,七集的样子。而其中好几集都有潘金莲坐在大园木桶里,发其“春女之思”。编剧,导演也忒媚俗了吧?虽然武松和西门庆,潘金莲这段故事可能是《水浒传》里知名度最高的故事情节,但是别忘记这是在拍《水浒传》而不是在拍什么《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水浒里面好的情节多得是,完全没有必要给这段故事如此多投入。这一段拍了一个星期,而整个连续剧不过四十多集,这种比例太不合适了!正如女萝说得那样,上述几个重要人物露脸完毕,后面的基本上就是在凑时间了,有难度的情节一律不拍,什么“大破连环马”,“攻陷高唐州”,“打青州”,“打大名”全部带过,只见连续剧里宋江马鞭指处,敌人无不束手就擒。

第三个是对该书内容深度的反映不够。《水浒传》并不是仅仅描写了一群“水边的强盗”和他们打打杀杀的经历,而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可以说他们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在梁山好汉征方腊之前,无论遇到怎么强大的敌手,处在怎么困难的境地,却总能“逢凶化吉”,然而在与方腊的战斗中,他们便没有这样的好运了,死的死,伤得伤。这恐怕不仅仅是这些星宿该归位了吧?印象里,连续剧没有作什么深层次的阐发,倒是拍的挺残忍的,张顺活活被鱼叉射死,唉。我个人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晁天王临死之前强调非要那个捉住史文恭的人才能作梁山之主?
晁盖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他不知道他死之后,宋江必然是梁山之主?他对宋江的看法究竟如何?连续剧里对这个也没有作出什么回答,连建议都没有。

总而言之,我觉得拍这样的连续剧,不求甚解,媚于流俗是肯定拍不成“经典”的。如果想要经典,那就要像当年拍《红楼梦》是那么下功夫才行。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