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4) - 人在上海之一,送ZY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4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布衣天子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32) 发表:2003-02-11 21:39:56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上海,上海(4) - 人在上海之一,送ZY
第一天的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两位哥们肯定不会好好地带我们,这倒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数年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给我的直觉,更重要的是,作为竞争者,他们没有这个责任,更没有这个义务;意料之外的是这两位哥们居然叫我们在建汇大厦底楼大厅等他们,他们自己却跑到另外一栋目标客户群云集的写字楼去扫楼去了,而且居然连手机都关了。我们傻呼呼地等到老大叫我们回去时,天已经黑了,看到他们俩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交表,我们心里才知道怎么回事。张年轻,忍不住当场向老大抱怨起来,老大笑咪咪地安慰他,“第一天嘛,主要是了解一下情况,没做没关系。”

老大在上海同行中是资历很深的人了,手里也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料。按杨的理解,对于我们这两个外地人,应该给我们多一点客户资料,以便让我们尽快上手。事实却相反,他对严和唐关照有加,甚至经常和他们一起出动去扫楼,但对我们,有时却给一些已经过时的而且是不可能通过征信部门征信的客户名片,有一次居然把给了另一位同事的客户名片(那位哥们已经吃了闭门羹)又给我,每当如此时,他总是嗓门大得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能听到,“我是在尽量帮你们啊,一切靠你们自己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以显示他正在关照我们。张在这时总是有一句驳一句,仿佛在和老大进行一场辩论赛,老大当然不是张的对手,往往急得瞪大双眼,结结巴巴起来,加上一对招风耳,很是搞笑。搞笑的代价是两个月后,张第一个被淘汰下岗,主要原因是业绩不行,还有两个客户投诉他,重要的原因是老大对他无视领导尊严已经深恶痛绝。

就这样开始投入了工作。

几天下来,渐渐觉得自己开始成为一部销售机器了。成天脑子里面想得就是怎样卖卡,甚至连做梦都在想。每天回家时站在拥挤的地铁里,身体和精神都变得麻木;疲劳和压力使我对一切情感的和形而上的东西都失去了敏感 - 或许,人就是这样开始成熟,开始变得冷酷。

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乞丐,小孩,老人,残疾人。。。,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里面骗子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些真的是现实社会的牺牲品,这从他们尚还羞涩和怯懦的眼神可以看出。一次在地铁上,就看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女乘务员正在唾沫横飞、理直气壮地训斥一大一小两个乞丐,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下去下去下去!你们这样子象什么话!?这上面经常有外国人的,你们这样不是败坏我们中国和上海的形象吗?!”众目睽睽之下,老太满脸通红,蠕嗫了几句什么又没说出来,小姑娘躲在她身后,惊恐地看着那个乘务员。我不知道乘务员是否有这个权利叫两个买了票而不一定到站的人马上下车,但她脸上那种明显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言语让我很反感。我们中国的形象一有乞丐就败坏了?一被老外看到就败坏了?我去过纽约,也到过伦敦巴黎,那里一样有大量的乞丐,怎么没有人去指责他们在我们这些中国人眼里败坏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形象?我也并不觉得乞丐的存在败坏谁的形象,因为那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乞丐存在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在外国人面前刻意去塑造什么高大全的形象?是因为潜意识的自卑和洋奴心态?

上海人这种对洋人的自卑在我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段对话中表露无遗。对话者是两个上海老妇人,一个老太太看穿着打扮可能在国外呆过几年,一边得意洋洋地说一边扫视四周,看还有没有其他听众表现出恭敬的神态;另一个则没出去过,所以是忠实的听众,在用崇敬的眼光看着的同时不时点头附和。“见到外国人啊,要不亢不卑;不能对他们太卑躬屈膝,当然也不能对他们太不客气。。。。。。”,后面则是一大段注意事项和细节描述。我听了不由哑然,外国人的反应对她们这么重要吗?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在意人家老外的态度和反应呢?她们自己难道就不能从从容容自自然然地活出真实的自己吗?自卑、媚洋、势利和浅薄似乎已经深入到上海人的骨髓和血液中。

上海人同时也以精明著称,这我从同事那里有所领教。可惜,他们的精明更多地建立在自以为别人很傻的基础上,而且绝对专注于细节,津津乐道于蝇头小利,而且他们喜欢卖弄这种小聪明,素质越低学历越低的人表现越甚。上海人,真的是精明不高明啊。

工作依然难找,而尤其是上海,51JOB前程无忧的一篇调查显示,上海是中国最难找工作的城市。2002年是扩招后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加上经济不景气,市场供应的岗位远远低于需求的岗位;对于外地户籍的人而言,还有本地户籍这一道难关,因为许多岗位注明了要本地户籍。我所中意的一个工作 - 在一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做营业主任就这么被泡汤了,据那公司的行销总监说这是保监会的规定,尽管她在第一次面试中对我非常满意,也只能表示惋惜了。在新加坡求职时遭遇的国籍歧视在我自己的国家又碰到了。

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我另一次求职经历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那是一家民营的做融投资的咨询公司,招聘项目经理一职,接到面试通知的有十个人,这是从近七百份简历中挑选出来的。在每个侯选者自我介绍之前,我自我感觉良好:我有五年的工作经历,上至中央政治局常委,财富500强公司总裁,下至普通工人都有广泛的接触,出差遍历欧美几十个城市,又有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的本科学历和国大的硕士文凭,。。。,应该是最牛的吧?结果当大家做完自我介绍后,这种优越感荡然无存 - 除了一个本科毕业在工商银行工作了两年的小伙子以外,其他人都是工作了好多年的硕士博士,硕士好几个都是双硕士,而且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从美国,英国等获得的学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他七三年本科毕业,在中国银行工作了几十年,也在英国拿了一个MBA学位,居然也来和我们一起竞争这个职位!而我在最近的复试中得到的信息是,这个职位月收入最多也就五千左右!想想我有位从牛津毕业学法律的同学现在还在苦苦寻觅时,心里更是压力沉重。
Put your OWN COOL signature here!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布衣天子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32) 发表:2003-02-12 20:11:30  2楼
上海居确实大不易, 但是应该不至于这么糟糕吧就我这次回去的所见, 虽然找工作形式严峻, 但是那是对新毕业的学生们来说的, 我的同学们如果是复旦, 交大毕业, 一般薪水在3-6千左右, 好的可以到1万多, 有几个同学是政府公务员, 年薪也有4万左右. 欧美的硕士博士还带几年工作经验, 去抢一个5000多的位置, 有些不可思议了.
上海的就业的严峻形势
如同浦东地铁站附近节节攀升的房价,月月都有变化。而且,成熟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是两个不同的招聘渠道;复旦交大的毕业生一般是学校向他们发布信息,需要本校学生才能登陆的;而我们这些非应届毕业生一般是通过51JOB前程无忧等渠道找的,基本上全中国想在上海找工作的人都是通过这份报纸和网站来找的,竞争当然很激烈。

上海2002年度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在1500 - 2000元左右,我这里可以转一篇文章给大家参考:

大学生实际薪水与期望值相差千元
新文


近日,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对本校今年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两校的分析报告同时显示,毕业生实际薪水与期望薪水之间有1000元左右的落差。

据了解,同济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届5558名毕业生中,期望薪水2000-3000元/月的占了总人数的57.2%,3000元以上/月的则有24.5%,1000-2000元/月的只有18.3%。但实际上,仅有4%的学生薪水在3000元/月以上,2000-3000元/月的有29.2%,1000-2000元/月的则高达54.1%,甚至还有12.7%毕业生的薪水在1000元/以下。

复旦大学2002届毕业生薪水落差的情况与同济出奇地相似。另外,复旦大学的调查数据还表明,从期望薪水来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升序排列的,而这与其自身的实际薪水的落差,也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加大,博士研究生的实际薪水与期望薪水的差距达到了1600元。(完)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布衣天子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32) 发表:2003-02-12 21:22:26  3楼
上海的就业的严峻形势如同浦东地铁站附近节节攀升的房价,月月都有变化。而且,成熟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是两个不同的招聘渠道;复旦交大的毕业生一般是学校向他们发布信息,需要本校学生才能登陆的;而我们这些非应届毕业生一般是通过51JOB前程无忧等渠道找的,基本上全中国想在上海找工作的人都是通过这份报纸和网站来找的,竞争当然很激烈。 上海2002年度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在1500 - 2000元左右,我这里可以转一篇文章给大家参考: 大学生实际薪水与期望值相差千元 新文 近日,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对本校今年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两校的分析报告同时显示,毕业生实际薪水与期望薪水之间有1000元左右的落差。 据了解,同济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届5558名毕业生中,期望薪水2000-3000元/月的占了总人数的57.2%,3000元以上/月的则有24.5%,1000-2000元/月的只有18.3%。但实际上,仅有4%的学生薪水在3000元/月以上,2000-3000元/月的有29.2%,1000-2000元/月的则高达54.1%,甚至还有12.7%毕业生的薪水在1000元/以下。 复旦大学2002届毕业生薪水落差的情况与同济出奇地相似。另外,复旦大学的调查数据还表明,从期望薪水来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升序排列的 (more...)
再转一篇关于北京毕业生就业情况的
谁动了毕业生的"奶酪"?03年就业遭遇窘境



“到底发出去了多少份简历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2003年1月初,坐在电脑前的小蒋的眼神里透出些许疲惫。

  作为北大2000级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生,小蒋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套具体慎重的打算。他希望进入投资银行、外资企业或像移动通信那样的大公司做一个高层管理人员。

  小蒋对记者说:“我去过一次招聘会,就是在农展馆举办的那场,然而从此决定再也不去了,因为那种地方根本没有机会。”谈起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的盛状,他还心有余悸,“不仅如此,那些参展的单位感觉也没有太多诚意,要求高得不合理,待遇却少得可怜。偶尔有几家好一点的公司,但也只招很少几个人。”面对并不乐观的现状,小蒋依然沉着自信,“我不赞同现在社会和媒体都在宣传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因为跳槽的成本太高。我清楚自己的实力和目标,也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在北大的毕业生宿舍里,记者还采访了公共经济学、环境学、哲学、中文、天文、物理等几个专业的数十名学生。他们有的准备出国,有的接着读博,有的全心找工作,还有的哪一个也不放过,“脚踏三只船”,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严峻”是他们共同的感触。

  哲学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他们班大概有50人,除1/3继续读博之外,其余的都一心找工作,但目前一个接收函都没有接到。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位老师也说:“往年的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签了,起码也有个意向,但今年很多人连意向都没有。”当问及是否是北大学生要求太高时,一位男生脱口而出:“别说对工作要求高,有人要就不错了!”

  在一年之初就来评价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似乎为时过早,但大量悲观的预测性的报道在去年10月就开始接踵而来,认为高校自1999年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将在2003年毕业,2003年将是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也是就业高压年。

  人才市场的三座大山

  毋庸置疑,超载的人才市场已然成为2003年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动以及其他失业、下岗再就业的人群,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往届、应届和春季毕业生。

  2001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总数大概是115万,2002年是145万,而今年,那批幸运地赶上第一年扩招的“好时候”,现在又疲惫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和笔试面试的那些人,总数则达到了212万,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接近50%。

  此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的规定,2002年的毕业生在离校前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以延长择业期两年。这群人必将参与今年的就业,从而加重了就业压力。而2002年大学生首次毕业分配时只有70%能够就业。以情况相对较好的北京市为例,2002年北京市的一次就业率为85.3%,相当于8.9万毕业生中可能尚有1.5万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他们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

  伴随1999年的扩招,2000年的春天一些学校也迎来他们第一批春季新生。这批人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们的求职历程。仅北京市就有大约4000名第一年招收的春季入学新生即将面临毕业分配。

  有关专家估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也就是说在2003年将有64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而到2004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75万。

  据北京市人事局2002年向社会发布北京市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介绍,2002年1月以来,北京市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登记招聘职位需求50.7万个,登记求职人员共150.1万人,职位供求比为2.96比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通讯生动地比喻现在的就业形势是“三个萝卜一个坑”。

  有人欢喜有人忧

  事实上,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从1999年以来就一直在探讨,而且年年都用到“严峻”一词,但每年都以80%以上的一次性就业率收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李凤兰老师说:“去年分配刚开始也说不好,但后来也都分出去了,并且还都不错,所以今年也不好说。”据2002年五月底的报道称,北大到7月份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将达90%以上。

  另据报道,现在国家已经多创造了950万个就业岗位,212万的应届毕业生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无处可去。

  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有2.7万人,而实际的人才需求量为3.8万人左右,其中还不包括中央单位的用人需求,有将近1万人的缺口要从外地人才中补入。今年据专家估计,也将有1万多人的空缺,从整体上来说,北京市的劳动市场是欠饱和的。所以,在许多毕业生为等录取消息而望眼欲穿的时候,也往往听说有的北大学生一人收到好几个外资公司的接受函。

  刚刚签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王欢,在经历了艰辛的准备和激烈的竞争获胜之后,疲惫的脸上透出欣慰的笑容,“我们班现在只签了我一个人,不过其他人考虑到今年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都在全力准备考研。”

  “就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放大了。”陈基和主任解释说:“大家都预期今年就业形势不好,这种忧患意识会促使学生多投简历,想去不想去的单位都投,而简历越多单位门槛越高,并且要花更多的时间考核,笔试面试的程序也会增多,难度加大,学生感觉很累,等待的时间也延长,压力感加重,于是就投更多的简历,又一轮恶性循环开始。就这样,求职人数增加的效果被放大了。”

  谁动了毕业生的奶酪

  谈到今年的就业形势,4年前的扩招背景不能不提。4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400万人,已接近1998年美国1420多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这样的发展,四方国家用了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完成的。

  有专家认为这个举措其实主要还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认为高等教育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市场,是扭转当前买方市场,通货紧缩,开拓新的消费领域的有力手段。

  从一定角度看,政府已把教育扩招作为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措施之一。

  但是,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假设平均每个大学生一年交费3000元,400万个在校学生

  每年就可以“扩大内需”120亿元。但如果考虑到社会预期因此而发生的变化。全国初中在校生约6000万,若其中四分之一准备考大学,就是1500万;加上高中在校生1200万,一共2700万。如果为上大学做准备,每个家庭每年为每个学生平均增加储蓄500元,加起来就是135亿元。二者相抵,内需反而减少了15亿元。

  此外,王通讯指出扩招也满足了广大家长和孩子的愿望。现在的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把钱都投到教育上成为家庭重要的开支,学生也有提高自己受教育程度的愿望,所以扩招是必然的。他还说:“扩招多少有个度的问题,要有个宏观测算,但搞不清是谁在测算,反正人事部没有。”理论上在扩招之前就应该算好了四年之后哪些行业的劳动力会供不应求,哪些行业的劳动力会供过于求,然后依照这个预算结果来调节各专业的招生人数,进而校正自己的课程设置。人才的结构性失衡不应通过总量的盲目增大来解决。

  除了“僧多粥少”的尴尬,户口才是就业场上的指挥棒。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扩招外,户口是人们常提到的另一个话题。北大的小蒋在聊到对工作的要求时,他表示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但北京户口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户口的话,就成了“北飘一族”,好像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群,保险也上不了,白在北京呆八年了。

  有些毕业生为了户口,不惜放弃高薪工作到北京郊外的小单位或学校,从事一份自己毫无兴趣也没发展前景的工作。

  可以佐证的事例是,1997年,北京市为支持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应届毕业生进入高科技公司不受进京指标限制,一律给予落户。于是自1996年来,大学毕业生通过各种手段,以高科技公司为跳板,纷纷涌进北京人的行列。而公司或轻松做人情,或收取相当“小费”,于自身并无任何妨碍。当小洞变成大洞,高科技公司成为毕业生留京心照不宣的绿色通道,北京市才恍然,于今年取消了这项规定,并且还多加了几条留京限制。

  记者从各校学生的口中获悉,今年对于留京条件的限制比往年都严格。首先班级排名要求更靠前了,对英文水平的要求也高了;其次有过几门功课不及格历史的学生不能给予留京指标;还有违约的同学也丧失了留京资格;甚至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也不给予落户……

  这样一来,一个希望留在北京工作的毕业生就失掉了几乎三分之二的选择范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的小马垂着脑袋说:“我不能进企业,只能进媒体,而北京的媒体都不给解决户口,我只能去新华社那样的机关单位,可你也知道那有多难。”

  所幸出路还是有的,那就是考公务员。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何以如此火爆,中央和国家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5400人,报考比例还竟然高达20比1。北大公共经济学的一位学生说,“我其实不是十分喜欢在政府机关工作,但这是家里的意思,并且可以给我解决最烦人的户口问题。”

  解决户口问题还有很多办法,记者在北大BBS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代办户口,正规大学应届毕业,成绩都及格,有英语四级的2.5万元,有问题的也可以办理,2.8万~3.2万元。”据说还有价格更高的,可见北京户口确实价值不菲。

摘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3-02-10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布衣天子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32) 发表:2003-02-12 21:22:37  4楼
上海的就业的严峻形势如同浦东地铁站附近节节攀升的房价,月月都有变化。而且,成熟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是两个不同的招聘渠道;复旦交大的毕业生一般是学校向他们发布信息,需要本校学生才能登陆的;而我们这些非应届毕业生一般是通过51JOB前程无忧等渠道找的,基本上全中国想在上海找工作的人都是通过这份报纸和网站来找的,竞争当然很激烈。 上海2002年度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在1500 - 2000元左右,我这里可以转一篇文章给大家参考: 大学生实际薪水与期望值相差千元 新文 近日,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对本校今年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两校的分析报告同时显示,毕业生实际薪水与期望薪水之间有1000元左右的落差。 据了解,同济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届5558名毕业生中,期望薪水2000-3000元/月的占了总人数的57.2%,3000元以上/月的则有24.5%,1000-2000元/月的只有18.3%。但实际上,仅有4%的学生薪水在3000元/月以上,2000-3000元/月的有29.2%,1000-2000元/月的则高达54.1%,甚至还有12.7%毕业生的薪水在1000元/以下。 复旦大学2002届毕业生薪水落差的情况与同济出奇地相似。另外,复旦大学的调查数据还表明,从期望薪水来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升序排列的 (more...)
再转一篇关于北京毕业生就业情况的
谁动了毕业生的"奶酪"?03年就业遭遇窘境



“到底发出去了多少份简历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2003年1月初,坐在电脑前的小蒋的眼神里透出些许疲惫。

  作为北大2000级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生,小蒋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套具体慎重的打算。他希望进入投资银行、外资企业或像移动通信那样的大公司做一个高层管理人员。

  小蒋对记者说:“我去过一次招聘会,就是在农展馆举办的那场,然而从此决定再也不去了,因为那种地方根本没有机会。”谈起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的盛状,他还心有余悸,“不仅如此,那些参展的单位感觉也没有太多诚意,要求高得不合理,待遇却少得可怜。偶尔有几家好一点的公司,但也只招很少几个人。”面对并不乐观的现状,小蒋依然沉着自信,“我不赞同现在社会和媒体都在宣传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因为跳槽的成本太高。我清楚自己的实力和目标,也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在北大的毕业生宿舍里,记者还采访了公共经济学、环境学、哲学、中文、天文、物理等几个专业的数十名学生。他们有的准备出国,有的接着读博,有的全心找工作,还有的哪一个也不放过,“脚踏三只船”,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严峻”是他们共同的感触。

  哲学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他们班大概有50人,除1/3继续读博之外,其余的都一心找工作,但目前一个接收函都没有接到。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位老师也说:“往年的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签了,起码也有个意向,但今年很多人连意向都没有。”当问及是否是北大学生要求太高时,一位男生脱口而出:“别说对工作要求高,有人要就不错了!”

  在一年之初就来评价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似乎为时过早,但大量悲观的预测性的报道在去年10月就开始接踵而来,认为高校自1999年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将在2003年毕业,2003年将是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也是就业高压年。

  人才市场的三座大山

  毋庸置疑,超载的人才市场已然成为2003年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动以及其他失业、下岗再就业的人群,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往届、应届和春季毕业生。

  2001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总数大概是115万,2002年是145万,而今年,那批幸运地赶上第一年扩招的“好时候”,现在又疲惫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和笔试面试的那些人,总数则达到了212万,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接近50%。

  此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的规定,2002年的毕业生在离校前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以延长择业期两年。这群人必将参与今年的就业,从而加重了就业压力。而2002年大学生首次毕业分配时只有70%能够就业。以情况相对较好的北京市为例,2002年北京市的一次就业率为85.3%,相当于8.9万毕业生中可能尚有1.5万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他们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

  伴随1999年的扩招,2000年的春天一些学校也迎来他们第一批春季新生。这批人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们的求职历程。仅北京市就有大约4000名第一年招收的春季入学新生即将面临毕业分配。

  有关专家估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也就是说在2003年将有64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而到2004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75万。

  据北京市人事局2002年向社会发布北京市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介绍,2002年1月以来,北京市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登记招聘职位需求50.7万个,登记求职人员共150.1万人,职位供求比为2.96比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通讯生动地比喻现在的就业形势是“三个萝卜一个坑”。

  有人欢喜有人忧

  事实上,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从1999年以来就一直在探讨,而且年年都用到“严峻”一词,但每年都以80%以上的一次性就业率收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李凤兰老师说:“去年分配刚开始也说不好,但后来也都分出去了,并且还都不错,所以今年也不好说。”据2002年五月底的报道称,北大到7月份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将达90%以上。

  另据报道,现在国家已经多创造了950万个就业岗位,212万的应届毕业生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无处可去。

  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有2.7万人,而实际的人才需求量为3.8万人左右,其中还不包括中央单位的用人需求,有将近1万人的缺口要从外地人才中补入。今年据专家估计,也将有1万多人的空缺,从整体上来说,北京市的劳动市场是欠饱和的。所以,在许多毕业生为等录取消息而望眼欲穿的时候,也往往听说有的北大学生一人收到好几个外资公司的接受函。

  刚刚签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王欢,在经历了艰辛的准备和激烈的竞争获胜之后,疲惫的脸上透出欣慰的笑容,“我们班现在只签了我一个人,不过其他人考虑到今年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都在全力准备考研。”

  “就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放大了。”陈基和主任解释说:“大家都预期今年就业形势不好,这种忧患意识会促使学生多投简历,想去不想去的单位都投,而简历越多单位门槛越高,并且要花更多的时间考核,笔试面试的程序也会增多,难度加大,学生感觉很累,等待的时间也延长,压力感加重,于是就投更多的简历,又一轮恶性循环开始。就这样,求职人数增加的效果被放大了。”

  谁动了毕业生的奶酪

  谈到今年的就业形势,4年前的扩招背景不能不提。4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400万人,已接近1998年美国1420多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这样的发展,四方国家用了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完成的。

  有专家认为这个举措其实主要还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认为高等教育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市场,是扭转当前买方市场,通货紧缩,开拓新的消费领域的有力手段。

  从一定角度看,政府已把教育扩招作为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措施之一。

  但是,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假设平均每个大学生一年交费3000元,400万个在校学生

  每年就可以“扩大内需”120亿元。但如果考虑到社会预期因此而发生的变化。全国初中在校生约6000万,若其中四分之一准备考大学,就是1500万;加上高中在校生1200万,一共2700万。如果为上大学做准备,每个家庭每年为每个学生平均增加储蓄500元,加起来就是135亿元。二者相抵,内需反而减少了15亿元。

  此外,王通讯指出扩招也满足了广大家长和孩子的愿望。现在的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把钱都投到教育上成为家庭重要的开支,学生也有提高自己受教育程度的愿望,所以扩招是必然的。他还说:“扩招多少有个度的问题,要有个宏观测算,但搞不清是谁在测算,反正人事部没有。”理论上在扩招之前就应该算好了四年之后哪些行业的劳动力会供不应求,哪些行业的劳动力会供过于求,然后依照这个预算结果来调节各专业的招生人数,进而校正自己的课程设置。人才的结构性失衡不应通过总量的盲目增大来解决。

  除了“僧多粥少”的尴尬,户口才是就业场上的指挥棒。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扩招外,户口是人们常提到的另一个话题。北大的小蒋在聊到对工作的要求时,他表示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但北京户口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户口的话,就成了“北飘一族”,好像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群,保险也上不了,白在北京呆八年了。

  有些毕业生为了户口,不惜放弃高薪工作到北京郊外的小单位或学校,从事一份自己毫无兴趣也没发展前景的工作。

  可以佐证的事例是,1997年,北京市为支持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应届毕业生进入高科技公司不受进京指标限制,一律给予落户。于是自1996年来,大学毕业生通过各种手段,以高科技公司为跳板,纷纷涌进北京人的行列。而公司或轻松做人情,或收取相当“小费”,于自身并无任何妨碍。当小洞变成大洞,高科技公司成为毕业生留京心照不宣的绿色通道,北京市才恍然,于今年取消了这项规定,并且还多加了几条留京限制。

  记者从各校学生的口中获悉,今年对于留京条件的限制比往年都严格。首先班级排名要求更靠前了,对英文水平的要求也高了;其次有过几门功课不及格历史的学生不能给予留京指标;还有违约的同学也丧失了留京资格;甚至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也不给予落户……

  这样一来,一个希望留在北京工作的毕业生就失掉了几乎三分之二的选择范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的小马垂着脑袋说:“我不能进企业,只能进媒体,而北京的媒体都不给解决户口,我只能去新华社那样的机关单位,可你也知道那有多难。”

  所幸出路还是有的,那就是考公务员。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何以如此火爆,中央和国家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5400人,报考比例还竟然高达20比1。北大公共经济学的一位学生说,“我其实不是十分喜欢在政府机关工作,但这是家里的意思,并且可以给我解决最烦人的户口问题。”

  解决户口问题还有很多办法,记者在北大BBS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代办户口,正规大学应届毕业,成绩都及格,有英语四级的2.5万元,有问题的也可以办理,2.8万~3.2万元。”据说还有价格更高的,可见北京户口确实价值不菲。

摘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3-02-10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4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