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七体文之评介】山地传来的声音 ——《The Bookseller of Kabul》
我至今说不出阿富汗确切的地理位置。我只知道它被巴基斯坦、伊朗和曾经的苏联(现在则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所重重包围。喀布尔是它的首都,整个国家的水域率为零。我从电视上知道本·拉登、塔利班、化为尘土的巴米扬大佛、美国大兵的战争,现在的总统和部落首领、恐怖分子和罂粟田之间的斗争。还有那张经典的阿富汗少女头像,原载于《国家地理杂志》,永远带着那个不安、锐利的眼神流转在各色媒体之间。
这就是我从漫天盖地的阿富汗报道中所了解的阿富汗。这些了解真是肤浅。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一个老外天天看新闻里面讲中国,却不知道原来上海不是中国的首都,中国居然跨越好几个气候带,中国人不再动不动就把女婴淹死在河里,中国人现在上网的人是用亿为单位。如果这样的外国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会狠狠地鄙视他的落后无知。所以我有心理准备接受阿富汗国民的白眼,指责我其实对他们一无所知。
看书可以增长知识、锻炼心智、解闷消遣、考试拿文凭等等。所有的这些用处当中,最震撼的莫怪于一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之前并无了解、从不想象的世界——不管那个世界属于真实还是虚构。一本书就可以敲打我们保守狭隘的世界观,可以动摇我们对生活一成不变的的看法。如果一年里面能遇上个两三本这样的书,我们可以烧柱香还神——如果你遇上了十七八本,则说明两个可能:要么太无知要么太无立场。
不管你属于哪一种情况,不妨看看这本《喀布尔书商》。俄罗斯记者Asne Seierstad将她和阿富汗的一位书商一家人同住三个月中收集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异常冷静而内容丰富的书。在这个短篇故事集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个“俄罗斯老外”的影子。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记录下听到的故事而已。也许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她的笔并不承担改变书中人物命运的责任,她也不从书页后面跳出来宣扬她的主张。我们唯有在各种细处体味那种无法完全掩饰的感情波动,然后长叹。
通过作者的笔,阿富汗人的生活绕过面纱和CNN, BBC呈现在我们面前:女孩子们不能和非家庭成员的男性说话、单独见面,她们可能11岁就嫁人,13岁就是母亲,50岁的时候再看结发的丈夫娶一个16岁的少女。兄弟可以杀死自己的妹妹,只因为怀疑她幽会丈夫以外的男人而给家庭蒙羞。事后可以宣布妹妹死于电扇短路的事故,不必担心有警察来调查被枕头闷死和被短路的电扇电死之间巨大的差别,也没有社会舆论指责他们是杀人凶手。男孩子们11岁就开始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书本也没有游戏。只要他们有钱,他们用一罐食油换取一个拖儿带女的穷寡妇或者13岁少女的身体。当有些人穷得快要全家饿死的时候,有些小孩正在喀布尔的某个小旅店里面偷偷喝高价买的黑市威士忌,醉得不醒人事。部落首领们一边打战,一边为了美少年们争风吃醋,一边对英国的记者说:“不是我们渴望权力,是人民,是他们想要我们。我们只是跟从人民的意愿。”卡尔扎伊总统在新年的祈祷上面说:“今天我们接受全世界的帮助。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将帮助这个世界。”
他们依然穷困。他们没有办法接收起码的教育,不能享受干净的供水和稳定的电力。他们中很多人没有体会过街上不带头巾、吹着风晒着太阳的自由,他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墙上挂的旧挂历上就是那个纽约双子塔的照片。他们可以熟练地摆弄所有的重武器却不知道怎么操作一个简单的手机。他们可能无声无息地就死去,没有一点声响。美国人爱说自由民主平等,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生在阿富汗这样的地方。这里的人很多连绝望都快要忘记,如果不是有宗教许诺他们一个死后的天堂,他们的人生就要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所吞啮。
当我们用放大镜拉近了去看每个阿富汗人的生活,他们的善良和热情是那么可爱,他们的遭遇是那么值得同情。可是一旦他们踏入别人的故事,又可以毫不犹豫地变得冷漠、自私而缺乏怜悯。或者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个社会不需要或者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过剩的温情脉脉。
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书中一个个名字变成生动的面孔,阳光照着尘土,大风带来远处的茶香。我听见他们的祈祷在那些延绵不断的山地中隐隐飘荡,几乎弱不可闻。
<br><img src="http://www.douban.com/mpic/s1633831.jpg"><br>
这就是我从漫天盖地的阿富汗报道中所了解的阿富汗。这些了解真是肤浅。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一个老外天天看新闻里面讲中国,却不知道原来上海不是中国的首都,中国居然跨越好几个气候带,中国人不再动不动就把女婴淹死在河里,中国人现在上网的人是用亿为单位。如果这样的外国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会狠狠地鄙视他的落后无知。所以我有心理准备接受阿富汗国民的白眼,指责我其实对他们一无所知。
看书可以增长知识、锻炼心智、解闷消遣、考试拿文凭等等。所有的这些用处当中,最震撼的莫怪于一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之前并无了解、从不想象的世界——不管那个世界属于真实还是虚构。一本书就可以敲打我们保守狭隘的世界观,可以动摇我们对生活一成不变的的看法。如果一年里面能遇上个两三本这样的书,我们可以烧柱香还神——如果你遇上了十七八本,则说明两个可能:要么太无知要么太无立场。
不管你属于哪一种情况,不妨看看这本《喀布尔书商》。俄罗斯记者Asne Seierstad将她和阿富汗的一位书商一家人同住三个月中收集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异常冷静而内容丰富的书。在这个短篇故事集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个“俄罗斯老外”的影子。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记录下听到的故事而已。也许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她的笔并不承担改变书中人物命运的责任,她也不从书页后面跳出来宣扬她的主张。我们唯有在各种细处体味那种无法完全掩饰的感情波动,然后长叹。
通过作者的笔,阿富汗人的生活绕过面纱和CNN, BBC呈现在我们面前:女孩子们不能和非家庭成员的男性说话、单独见面,她们可能11岁就嫁人,13岁就是母亲,50岁的时候再看结发的丈夫娶一个16岁的少女。兄弟可以杀死自己的妹妹,只因为怀疑她幽会丈夫以外的男人而给家庭蒙羞。事后可以宣布妹妹死于电扇短路的事故,不必担心有警察来调查被枕头闷死和被短路的电扇电死之间巨大的差别,也没有社会舆论指责他们是杀人凶手。男孩子们11岁就开始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书本也没有游戏。只要他们有钱,他们用一罐食油换取一个拖儿带女的穷寡妇或者13岁少女的身体。当有些人穷得快要全家饿死的时候,有些小孩正在喀布尔的某个小旅店里面偷偷喝高价买的黑市威士忌,醉得不醒人事。部落首领们一边打战,一边为了美少年们争风吃醋,一边对英国的记者说:“不是我们渴望权力,是人民,是他们想要我们。我们只是跟从人民的意愿。”卡尔扎伊总统在新年的祈祷上面说:“今天我们接受全世界的帮助。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将帮助这个世界。”
他们依然穷困。他们没有办法接收起码的教育,不能享受干净的供水和稳定的电力。他们中很多人没有体会过街上不带头巾、吹着风晒着太阳的自由,他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墙上挂的旧挂历上就是那个纽约双子塔的照片。他们可以熟练地摆弄所有的重武器却不知道怎么操作一个简单的手机。他们可能无声无息地就死去,没有一点声响。美国人爱说自由民主平等,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生在阿富汗这样的地方。这里的人很多连绝望都快要忘记,如果不是有宗教许诺他们一个死后的天堂,他们的人生就要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所吞啮。
当我们用放大镜拉近了去看每个阿富汗人的生活,他们的善良和热情是那么可爱,他们的遭遇是那么值得同情。可是一旦他们踏入别人的故事,又可以毫不犹豫地变得冷漠、自私而缺乏怜悯。或者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个社会不需要或者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过剩的温情脉脉。
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书中一个个名字变成生动的面孔,阳光照着尘土,大风带来远处的茶香。我听见他们的祈祷在那些延绵不断的山地中隐隐飘荡,几乎弱不可闻。
<br><img src="http://www.douban.com/mpic/s1633831.jp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