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公戏看传统戏曲的感染力
所在版块:文学艺术 发贴时间:2007-03-16 23:56  评分: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风景秀丽的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有一座新修的坟墓。那是京剧大师裘盛戎夫妇新移的墓地。在正中墓碑的两侧,有两幅影雕的画像,右侧是光武重臣姚期的形象,而左侧,则是一个黑面白眉,头顶月牙的形象。他,就是妇孺皆知的中国清官的代表人物:包拯。


姚期,包拯并不是裘先生生前所塑造的所有形象:老戏有《连环套》中的窦尔敦、《大保国》中的徐彦昭,新戏有《赵氏孤儿》中的魏绛、《赤壁之战》中的黄盖等等,无一不是传统戏曲中名气十足的人物。但若提起了裘先生,提起了京剧乃至传统戏曲中的净行形象,恐怕人们头脑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形象,就是这个黑面白眉,头顶月牙的包公了。



包公的故事


包公的故事在正史中并没有太多痕迹。在《宋史》中,关于其断案的故事,也仅有一段“割牛舌案”的记述。而我们耳熟能详的“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铡包勉”等等根本无可踪迹,更不要说被神化了的”铡判官“等故事了。而民间流传的版本大约有两个出处:

一是明代出现的《百家公案》和《龙图公案》两本书。这两本书共案件多很简单,也没有离奇的情节。比如著名的”铡美案“故事,在《百家公案》中的情节和现在大相径庭:

    秦香莲为陈世美派出的刺客杀死,而其子女瑛哥东妹往龙头岭学艺,后消灭海贼,得封官;而秦香莲为中元三官菩萨赐还魂,三人一同到包拯府状告陈世美;包公接状,奏明皇上;皇上下旨判陈世美充军发配,包公照令执行。

这个故事如果说和现在流传的版本比较一下,可以看出除了主角陈、秦二人姓名相同,故事的起因一样之外,其它完全是两码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人根据流传的故事对人物和事件的逐步挖掘和丰富,逐步形成了现在脍炙人口的包公故事,而最终定本于流传很广的《三侠五义》。这里面有大部分现在流传的的包公故事如《乌盆记》《遇皇后》《铡包勉》《铡判官》都在其中,只是有些情节有些许出入。

二是著名的”铡美案“一段,这个故事除了上面讲到的《百家公案》,没有书面的记载,只是依靠民间艺人以大鼓,评书,戏曲等等艺术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基本定型为别家-招赘-闯宫-路遇-祝寿-杀庙-铡美这样发展。京剧也继承了这样的情节,这两条线并不是独立的,民间流传和文人笔下的本子互相补充:民间艺人以迎合观众的艺术处理为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增加起伏变化;而文人则按照自己信奉的礼教对人物进行褒贬来影响民间艺人对人物的塑造。两股力量作用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包公的形象和故事。


看看包公戏


包公的传说层出不穷,各个戏曲曲艺的曲种也有不同的表现。笔者限于自己的见识,仅就京剧中的剧目做一下讨论。京剧中常演的包公戏有这么几出:《铡美案》(或《秦香莲》)、《铡包勉·赤桑镇》、《断太后·打龙袍》、《普天乐》(又名《铡判官》),另有一出《乌盆记》其中包公充当配角。还有诸如《双包案》,《智斩鲁斋郎》这样的冷僻的戏。这几出戏并不算多,但出现的频率极高。即使在目前传统剧目大量失传的情况下,包公戏中的大多数仍然保存了下来,而且成为舞台上经常演出的花脸经典剧目。

《铡美案》是最常见的包公戏,完整的故事情节是:陈世美本和秦香莲为夫妻,育有瑛哥冬妹一儿一女。后陈世美进京赶考,一去不回。秦香莲带子女寻夫,闻听陈世美已被招为驸马,于是闯入府中,不料陈世美拒不相认。无奈秦香莲拦住丞相王延龄的轿子诉说苦情,王延龄闻言设计,趁为陈世美祝寿之机,将秦香莲带入府中假做唱曲,劝陈世美认下妻子,无奈陈世美依然不为所动,反而命韩琪杀死秦香莲母子。然而忠厚的韩琪在得知真相之后,不忍下手,自刎身亡。秦香莲乃至开封府告状,包拯设计召来陈世美,与秦香莲对质。陈世美自以为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欲铡之。太后、皇姑前来劝阻,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
最早京剧中的《铡美案》一剧只是折子戏,从拦轿演到开铡为止,称为头本;而后来金少山先生根据连台本戏《包公案》的有关情节,补全了皇姑、太后赶到发生冲突到铡死陈世美为止的二本戏。而这后来的二本连上头本的末尾,才是包公真正唱主角的时候。二本中最大的波澜是包拯在皇姑和太后的巨大压力下,犹豫地将自己的俸禄三百两纹银送给秦香莲度日,让她放弃官司。而秦香莲眼看法律不敌皇权,拒收银两,发出了“官官相护有牵连,从今后屈死也不喊冤”的呐喊,从而打动了包拯,毅然以舍弃乌纱为代价,铡死陈世美。这一出戏中包拯的从劝到怒,由怒到忍,又到最后爆发的感情跌宕起伏,牵动着观众的每一根神经。而最后大快人心的结局,又为之树立了一个明亮而鲜艳的凤尾。其中“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一段西皮唱腔徐急有秩,高低映衬,虎啸龙吟;唱词情理交融,是最脍炙人口的唱段之一。

《铡包勉》(前可接《打銮驾》,后可接《赤桑镇》)说的是包拯奉旨往陈州放粮,丞相王延龄、太监陈琳与司马赵斌同至长亭饯行。侄儿包勉受嫂娘所托亦至。包勉私告赵斌己充县令受贿之事,赵斌故当众告包拯,包拯按律拟铡包勉。王延龄、陈琳替包勉求情,赵斌冷语讥包拯,包拯怒,立铡包勉,并令王朝合肥下书告知嫂娘吴妙贞的故事。故事紧凑,矛盾激烈,以唱念的取胜。这段戏基本上以散板和流水板式为主,收放自如,别有精致的味道。

《赤桑镇》接《铡包勉》,写吴妙贞接到包拯书信,敢来赤桑责怪包拯无情无义,包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做出了“百年之后弟就是带孝的儿郎”的许诺之后,得到嫂娘原谅。吴妙贞乃以酒勉励包拯为百姓要公而忘私,叔嫂冰释如初的故事。和《铡包勉》不同的是,以表现激烈语言冲突的快板对唱为主,辅之以感情丰富的散板,张弛有度,虽然是大段的说理和家常话,听来却丝毫没有拖踏冗长的感觉。

《断太后·打龙袍》也称《遇后龙袍》,写的是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写包公路过赵州桥,遇见流落街头的李妃,告之以当年的故事,并出示当年有寇准提句的黄绢,包拯方知确实。回朝之后,欲将情由奏明宋仁宗,因先令军民扮演《清风亭·雷打张继保》等杂剧,以动上意。包拯乃乘机将李后之事奏上,仁宗初犹未信,反含怒回宫。及召陈琳询问,陈琳将二十年前狸猫换主之事奏知。其时后宫又报刘太后自尽,上乃益信,乃命包拯代驾迎接李后还宫,遂得母子团聚。李后因怒仁宗二十年来,令生身之母流落民间,不孝之至。遂赐紫金棍与包拯,令其责帝。包拯因臣无打君之理,乃以打龙袍塞责的故事。总体来说是个喜剧,相比前面几个剧目而言,剧情以“奇”取胜,唱腔上也没有太多花哨的板式,以流水板为主。但这一出戏冲突激烈,以大量的流水板来表现冲突,则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一筹

《普天乐》是一出更“奇”的故事,写少女柳金婵随父母元宵节御街观赏,与未婚表兄颜查散相互爱慕,赠凤钗一双以示心迹。突然狂风骤起,一家失散,柳金婵被屠户李保害死于喜鹊桥边。颜查散恰巧经过,遂被捕,知县判颜查散绞死。阴司大判张洪包庇罪犯外甥李保,擅自改写生死簿。包拯发现此案疑点,亲下阴曹,查生死簿,上注明柳金婵被颜查散所缴。包拯不信,再至阴山,访问柳金婵鬼魂,更于油流鬼口中,得知判官为李保母舅,因袒护李保而私改生死簿。包拯大怒,乃至森罗殿与阎王辩理。阎王始而袒护判官,包拯力争,阎王乃将判官交出。包拯亲挟之还魂,又将柳金蝉等救治回生,铡判官。这个已经从正常的断案和政治斗争故事,转变为神化故事了。写包拯“日审阳,夜审阴“,活人死人的事情都管。其中《探阴山》一节中的大段二黄唱腔,内容丰富,节奏多变,时而见到“又只见小鬼卒大鬼判,压定了屈死的亡魂……”长垛字句,时而有“吹得我透骨寒”的长腔,时而有“正南方一阵明一阵黑暗”的大段心理描写,将包拯丰富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这里,各位不曾听戏的看官可能已经睡着了--或者要睡觉了。别着急,在基本上认识了这几出戏之后,我们就可以转入下面一个部分了。


民族戏曲的感染力


民族戏曲,做为一种独特的剧种,其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其根本,所有的特征,如“有声必歌,无动不舞”,“传奇妙在入情”等等,都必须以生活气息沁润。和西方戏剧的根本不同,是一出戏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一个剧本精彩不精彩,排练多不多,布景道具好不好等等,而取决于戏曲是否具有足够的生活气息,能否让演员准确把握和自如发挥,能否让观众毫不费力地了解剧情并欣赏四功五法的精彩。而戏曲的感染力,也来自于这生活气息当中,正是由这最平凡朴实,最贴近生活的情节,才能激发人内心最细腻最挚厚的情感。李笠翁说过: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就是这个意思。

说到这里,得对这个“生活气息”做个注解了。“生活”,即普通老百姓过的日子;“气息”,即特征,特点。“具有生活气息”,就是说和老百姓过日子有相同的特征--可能这个注解会让很多人越发糊涂了。好,那么下面举个例子简单解释一下:

拿老戏《空城计》来说,《空城计》表面上看起来和老百姓的生活毫不相干:一个发生在三国年月,以战争为背景的军队主帅斗智的故事,和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仔细看看这个故事,就能发现其中浓厚的生活气息。首先,《空城计》是一个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故事,而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物也是老百姓熟悉的形象。观众在走进剧场之前,最低限度对于这两个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已经谙熟于心,老戏迷还能背过全部的台词,唱词乃至锣鼓经,过门等等。再者,剧中表现的人物,也没有脱离生活:司马懿虽然用兵谨慎,却也在城门下要来一句:”我本当领人马杀进城……“,而在看到人人摩拳擦掌往前冲锋的时候才急忙阻拦;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司马懿退兵之后也要擦去头上一脑门子汗。没有绝对胆小如鼠的司马懿,也没有真正无所不知的诸葛亮,他们和常人都一样,不过司马懿比常人谨慎了一点,诸葛亮比常人胆大了一点而已。又者,语言也非常朴实,诸葛亮身为丞相在城楼上里没有一句晦涩难懂的词句,请看:“我本是卧龙岗懒散的人”,“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俺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你到此就该把城进,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等等词句,简单明了。就算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很大困难。

那么这出戏为什么精彩呢?还是因为它的生活气息,诸葛亮的一大段慢板,诉说了自己为刘备政权鞠躬尽瘁,殚心竭智的操劳和一种缺乏知音的感慨。而这一点,就能引起观众对负责任的父母官的企盼的强烈共鸣,也引起观众对这种人的同情和道义上的支持。这正是这出戏的精彩之处,而这一出戏最出名的唱段,也正是这一段“我本是卧龙岗懒散的人”了。

总体来说,具有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贴近生活的人物性格,朴实无华的语言,以及和老百姓期待和企盼的暗合,这样的民族戏曲,才具有非凡的感染力。


再看包公戏


再回过头来看包公戏,就会明白得多。

包公的这几个故事,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陈世美”已经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狸猫换太子”也成了偷梁换柱的代名词,而包勉、柳金蝉的故事大多数人也是耳熟能详。(当然包公还有其它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待制智赚灰阑记”,这些在其它地方戏中有也演出,但不如这几个故事为大家所熟悉。)而且这当中的词句,也大都通俗易懂,没有一点卖弄文采掉书袋子的嫌疑。

再看人物和情节,来看几个例子:

一是《铡美案》在要开铡之时,突然闯进来了皇姑、太后。老包不是政治人物,没有“高大全”的形象。在这个时候,也有点吃不住了:

包拯(白)王朝!(西皮散板)看过俸银三百两!
王朝(白)是。
(王朝取银。)
包拯(西皮散板)双手交与秦香莲。这是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你儿女把书念,千万读书莫作官;你丈夫倒把高官作,害得你一家就不团圆。带领儿女回家转!

各位看官,如果是老包你怎么办?你敢铡陈世美吗?我想很多人是不敢的,赠银子“私了”,老包的这种做法,不合法但合情合理,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了那种来自权势的威胁,也和自己心理的私心造成一种共鸣。
更妙的是,老包给了银子,却还要把自己对这种被压制的不满情绪抒发一下,于是告诉秦香莲:“……教你儿女把书念,千万读书莫做官;你丈夫倒把高官作,害得你一家就不团圆。”。深切地到处了官场之险恶,而反过来,也让人看到这做清官所付出的代价。不免让人心酸。

如果戏演到这里为止,那虽然暂时引起了一些共鸣,却不符合包公这个人约定俗成的形象。于是,秦香莲也开始不省油了:

秦香莲(西皮散板)接过银两泪涟涟!人道包相是铁面,却原来他官官相护有牵连。三百两银子我不要,从今后屈死也不喊冤!手拉儿女回家转——

这又一次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自己虽然没有骨气在这种情况下说这种冷话,但却很希望秦香莲来这么一下“激将法”。“官官相护有牵连。……从今后屈死也不喊冤!”许多在贪官污吏身上吃过亏的人是有认识的,对这两句话的共鸣,也会让他们隐隐佩服起这个弱小的女人来。
当然老包必须得吃这个激将--否则他就不是老包了,老百姓是这么认为的,戏也是这么演的。看着老包把心一横,“拼着官儿我不作,塌天大祸我承担。”地把陈世美铡了,人们心中的包公又做了一回清官,观众们也因此而彻底的激动起来。

再看看《铡包勉·赤桑镇》一出,这次就不是强权了,而改成和自己至亲的亲情关系了。包勉犯罪,理应斩首。老包也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老陈琳来讲情,他“提起了嫂娘吴妙贞,她比亲娘强十分。包勉犯下欺君罪,你叫我徇私万不能。”,笨嘴拙舌讲不出道理,反正你叫我徇私情就是不行;王延龄也来,他“恩师一旁发怨声,背转身来自思忖:本当铡了小包勉,他是包家一条根;有心不铡小包勉,那旁坐的是对头人。”,虽然心中也有寻思的年头,但终究占不了上风。就算把包勉铡了,他也正气凛然:“哗啦啦铜铡响连声,包勉的尸首两离分。如今我把国法正,我上对天子下对黎民。王朝看过文房宝,手提羊毫写分明。上写‘拜上多拜上,拜上嫂娘吴妙贞:包勉犯下了欺君罪,我坐开封难徇情。长亭铡了小包勉,铡了包勉有包拯。’”书信也一气呵成,就在观众纳闷包拯的无情无义的时候,突然喊王朝“回来”,来了一句曲折幽咽的:“你替我多多拜上嫂娘亲。”。一句声情并茂的“哭头”,瞬间把包拯的形象从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人,拉回到一个重情重孝的血肉之躯的身上。就这一句哭头,不知赚下多少人同情的眼泪呢!

而《赤桑镇》一出则和《铡包勉》截然不同,心中惆怅,见嫂娘年迈还奔波到此,心中惭愧又不忍,低声下气,慢声细语。和《铡包勉》最后的人物形象对上号了,但当提到包勉的时候,稍做忍耐就控制不住了,迅速地转入流水:“包勉他初任萧山县,贪赃枉法似虎狼。小弟居官法执掌,岂能坐视负君王,叔侄之情何曾忘,怎奈这王法条条……”而后和嫂娘紧锣密鼓地对唱,顿显得包拯“情”“理”分明,情亏理不亏。这又一次符合了观众的心理:观众虽然自己自问不能做到情理分明,但希望包拯这样的人物能够把情和理分开处置,贪赃者无论感情多好,都能绳之以法。
当然这么理直气壮就能把嫂娘说服,那也是不可能的。果然,下面,嫂娘发脾气了,骂他“恩将仇报负心肠”,骂他“丧尽天良”,骂他是“人面兽心肠”。于是这里又安排了一大段二黄二六的,以嫂娘当初对自己的教育来劝说嫂娘,把“理”夹杂在“情”当中,又明白透彻,又难以辩驳;而后又进一步提出“百年之后,弟就是带孝的儿郎。”解决了嫂娘的后顾之忧,把事情圆满解决--这样的解决方式,或许还不能让嫂娘满意,但却足够让观众满意了。那么腔也耍足了,唱也唱够了,赶紧结束了事,观众是不会介意的。

当然类似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铡判官》之中包拯自述身世,讲述其当官的坎坷精力:“可怜他初为官定远小县,可怜他断乌盆又被人参,可怜他铡驸马险些遭难,可怜他为查散、下阴曹、游过五殿哪得安然。”;发现疑点的智慧;与阎王的争吵等等。无一不和观众的生活或企盼吻合。而这几出戏从情节上来看:包公的对立面,要么是权势的极至--皇帝的亲属,要么是自己至亲的人--侄儿,要么是神仙鬼怪--判官,而《乌盆记》当中,包公也是为一个身为鬼魂的乌盆断案。显然这几种都是难缠的主儿。这也怨不得谁--要是案子都好断了,那也就显不出包公来了,所以,这包公的对头,也还就得这些人不可。


好了,这几出戏分析完了,可能大家也对为什么包公戏有如此大的感染力有一些了解了。不过要真正理解包公戏的感染力,要真正理解民族戏曲,那还要亲自听听看才行。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最新推出专栏《倾听索罗斯》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Yeah!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桐音别馆】预告:新作明日刊出。 香陵居士   (1253 bytes , 1459reads )
从包公戏看传统戏曲的感染力 香陵居士   (13668 bytes , 1219reads )
很好看,我的感受和草类似 沈喑   (223 bytes , 429reads )
今天才看. 香陵写得真好 明月楼   (47 bytes , 478reads )
不顶对不起包公 张辽   (7 bytes , 481reads )
他也是黑脸。为什么没人说他黑得看不见呢。 materialist   (0 bytes , 407reads )
he has a small moon on the forehear yah...can reflect light oh sarah   (0 bytes , 503reads )
forehead sarah   (0 bytes , 408reads )
hahaha 卷心菜   (113 bytes , 514reads )
宋史·包拯传 子非鱼   (3277 bytes , 465reads )
受益匪浅 路漫漫   (52 bytes , 449reads )
唔。。。好看好看 sarah   (30 bytes , 532reads )
好。 materialist   (0 bytes , 356reads )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听 香陵居士   (492 bytes , 491reads )
我听评书 卷心菜   (125 bytes , 447reads )
23:56……把你给赶的 sarah   (12 bytes , 431reads )
赶工出不了好活 香陵居士   (170 bytes , 503reads )
好啊好啊 沈喑   (67 bytes , 429reads )
行。 卷心菜   (40 bytes , 423reads )
好。令人期待! materialist   (42 bytes , 467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