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我爱DIY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DIY家装窍门】入墙式无线AP
<<始页  <上页   1  [2]  3  下页>  末页>> 

(引用 大叔一名:5. 全家桶遇到的问题一开始遇到的问题不能算TP-LINK的锅。Singtel给的光猫集成了路由器。导致要不我把自己的路由器当成Switch用,要不就� ...)黑了Singtel给的光猫,停掉了集成的路由对这个操作很感兴趣,有链接参考下吗?
买的AX6000一直做AP用,之前了解到的是必须打电话给Singtel,他们后台改桥接模式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XifuG (10-21 20:0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XifuG:黑了Singtel给的光猫,停掉了集成的路由对这个操作很感兴趣,有链接参考下吗? 买的AX6000一直做AP用,之前了解到的是必须打电话给Singte...)你可以打电话试试,或者可以看我写的帖子http://bbs.huasing.org/sForum/bbs.php?B=149_14569411_131984_1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sonatam (10-21 20:1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既然有网线,为什么不用 mesh?Mesh 各个节点可以有线连接,这样就无所谓要不要摆放在适合的位置。每个节点都可以有线和无线。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HideMyEmail (10-21 22:1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引用 HideMyEmail:既然有网线,为什么不用 mesh?Mesh 各个节点可以有线连接,这样就无所谓要不要摆放在适合的位置。每个节点都可以有线和无线。)贵呀Distribution box里的老wifi router覆盖不了里面的主卧。每个房间有网线口。

用不到50新币买了一个入墙AP加一个POE交换机。房间内不占电源不占地方,也看不到电源配置器和圆柱形设备,速度比外面的那个四年前的wifi快10倍。完美。
[快快跑 (10-21 22:3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引用 快快跑:贵呀Distribution box里的老wifi router覆盖不了里面的主卧。每个房间有网线口。 用不到50新币买了一个入墙AP加一个POE交换机。房间内不...)没法一个 ssid 全屋漫游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HideMyEmail (10-21 22:3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引用 HideMyEmail:没法一个 ssid 全屋漫游吧。)可以呀,用同一个SSIDiPhone有时不太稳定,iPad好像挺好的。小问题,所以就没有专门测试研究。

那个入墙AP刚好装在一面drywall上,正好覆盖两个房间两个卫生间。家里4G信号特别差,没法忍,花50块钱加DIY解决了卫生间里刷手机的问题,超值。
[快快跑 (10-21 22:4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引用 快快跑:可以呀,用同一个SSIDiPhone有时不太稳定,iPad好像挺好的。小问题,所以就没有专门测试研究。 那个入墙AP刚好装在一面drywall上,正好�...)我是指无缝漫游。这个毕竟是 mesh 的卖点,拿几个 ap 凑在一起只能说勉强能漫游,但是切换的速度不行。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HideMyEmail (10-21 23:2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引用 HideMyEmail:我是指无缝漫游。这个毕竟是 mesh 的卖点,拿几个 ap 凑在一起只能说勉强能漫游,但是切换的速度不行。)不知道我家的漫游是否顺滑无缝日常没有一定要顺滑无缝的需求,所以也就没有体验出不顺滑无缝的机会。除了iPhone有时需要重连一下网络,笔记本和iPad都是拿到哪里都能用,已经挺好的了还要啥自行车。

什么时候空闲的话,倒可以专门测试一下我家的漫游是不是顺滑无缝。
[快快跑 (10-22 0:3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引用 快快跑:贵呀Distribution box里的老wifi router覆盖不了里面的主卧。每个房间有网线口。 用不到50新币买了一个入墙AP加一个POE交换机。房间内不...)问一下,入墙AP也有速度的分类么?和网线,距离,入墙AP本身的牌子型号也有关系么?[鱼片粥 (10-22 8:0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赞一个楼主的DIY精神,再答题我也是个爱折腾的人,当时也考虑过AP模式,但是综合考虑过后还是选择了有线mesh的模式。原因如下,仅供讨论。
1. AP模式还是基于大面积商务使用的场景,例如办公室和酒店,而且一般是使用顶装模式用来提供更好的覆盖效率和发热控制。但是问题在于顶装不太适合家用,并且无法提供网线连接。
2. 面板式AP的话,由于体积压缩成86面板,所以都会存在发热严重,导致网速下降的问题,并且家用的86面板都是装在脚线附近,和插座面板统一放在一起。又很大可能会被各种家具挡在后面。这样多因素叠加起来,导致wifi信号效果很不理想。
3. 现有AP面板支持wifi 6的选择很少,并且信号调试比较困难,户内漫游很难做到毫秒级切换。(对于我这样的手游玩家,这个太关键了)
4. AP面板只支持一个有线接口,以我家为例,NAS,电视放在一起的话就不够看了。更不要说我的NAS还做了双网口聚合。

综上所诉,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有线mesh加8口交换机,经济实惠量又足。AX6000 + 2个AX3600 + 随便一个万兆交换机,不要太香。有兴趣的话,我也可以把我家的拓扑图分享出来。
[Edmund10251025 (10-22 10:0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引用 快快跑:不知道我家的漫游是否顺滑无缝日常没有一定要顺滑无缝的需求,所以也就没有体验出不顺滑无缝的机会。除了iPhone有时需要重连一下网络,笔...)你可以试试啊,拿着手机打 IP 电话或者玩游戏,然后不停地进出每个房间,不管走到哪个房间都不会掉线。因为 Mesh 是主动式的切换节点。

家用的AP 是被动的,要等手机自己发现信号弱到不行了才去切换,这时通常就太迟了。而且不同的设备对信号强弱的判断标准也不同。
[HideMyEmail (10-22 12:0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引用 Edmund10251025:赞一个楼主的DIY精神,再答题我也是个爱折腾的人,当时也考虑过AP模式,但是综合考虑过后还是选择了有线mesh的模式。原因如下,仅供讨论�...)我发现还是得 3 件套才能满足高速的需求。虽然广告上都说 2 件套就可以覆盖 150㎡ 左右,
但那仅仅只是覆盖而已,而且没有承重墙阻挡,
想要在位置不好的房间也有高速,
多一个节点效果大不相同。

我用的 Orbi 也是一开始 2 件套,后来又买了个 Satellite.
[HideMyEmail (10-22 12:1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引用 HideMyEmail:我发现还是得 3 件套才能满足高速的需求。虽然广告上都说 2 件套就可以覆盖 150㎡ 左右, 但那仅仅只是覆盖而已,而且没有承重墙阻挡, �...)orbi定位比较尴尬无线回程吧,效果肯定比不上有线回程稳定。
用有线回程吧,又浪费了orbi的三频。这也是我主路由直接选择了AX6000而没用AX9000的原因。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edmund1143 (10-22 13:0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6. 升级之路前面说的两个问题,第二个比较简单,对比3年前,TP-LINK现在已经有很多千兆网口的面板。无线网络方面也有很多支持新的协议的产品。第一个就比较麻烦,我不能完全86面板本身的物理限制,TP-LINK本身的质量,以及路由器可能的问题占的比重。更尴尬的这些面板本地的没有,当年是装修时和其他东西一起海运过来。现在只是买一个试试的话,对一个连支付宝都没有的人太麻烦了。
所以就看看在本地可以买到的面板。现在要把3年前有经验,会比较仔细看清楚各种参数。奇葩的设计参数并不少见。例如,这个睿杰的RAP-1200F,大字说无线网络支持1200Mbps,但是翻到里面上下行网口都是100Mbps,那显然最后的速度会被限制在100Mbps。
https://www.ruijienetworks.com/products/REYEE-Wireless/reyee-wall-ap/rap1200f
后来看到一个Edimax的牌子,看起来各种参数都可以。搜了一下是一个台湾的牌子,就买了一个替换了其中一个面板。有线网速不出意外地彻底解决了。无线网络的信号感觉也比以前好。当然这个比较不是很公平,两个产品有几年的时差。比较了一下外观,它比之前的TP-LINK厚,中间是突出来的,然后有比较多的散热孔。我想这改善了发热和天线缩在墙里面的问题。看TP-LINK的网页,同样参数的面板有厚款和薄款。虽然我没试过,但是我相信厚款在实际中的表现会好一点。用了一个不同的牌子,自然路由器就没法直接管理了。好在我不是开酒店,没有那么多的设备要管理。

这个面板的位置离摄像头比较远,所以没法测试它是不是可以改善摄像头掉线的问题。我又懒得换其他的面板了。刚好离摄像头比较近的面板附近有个可以藏大的AP的地方,我就把那个面板换成了普通的有线网口,然后放了一个大的AP,算是解决了掉线的问题。
[大叔一名 (10-22 13:3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引用 edmund1143:orbi定位比较尴尬无线回程吧,效果肯定比不上有线回程稳定。 用有线回程吧,又浪费了orbi的三频。这也是我主路由直接选择了AX6000而没用A...)我家没有全屋有线,也不想为此而装修,更不想把线贴着墙角走。所以只能找 wireless backhaul 靠谱的 mesh。Orbi 还不错,最远的房间用 2013 MacBook Pro Wi-Fi 5 连接,speedtest 有近 600Mbps.
[HideMyEmail (10-22 13:4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我去年年末的新组屋,HDB植入网线接口老了不折腾了,直接退掉Singtel的1Gbps 光纤,入了MyRep家的可以用自己路由器的套餐,然后让自己以前买的小米AX3600 上位到主路由,再也不用当小三了。
然后再弄个AX1800, 放到主卧。有限Mesh,无缝接入,最差地方4格信号,还能适时再加入路由器。AX3600 当时加运费好像600多RMB了,AX1800也是快300RMB了。还是挺完美的。弄好之后别忘记所有无线设备断开之后再联入,这样就能自动切换路由器了。速度sososo的快。
小米有线mesh的组网其实就是办公室的有线AP自动漫游的简化版,还不错,网上有教程,其实不看也能弄好,超级简单。
比起无线之间的mesh,网络延迟低了好多,悄悄打游戏更不虚了,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埋网线在线,或者你牺牲美观,在强外拉网线。
[huangsis (10-22 15:0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引用 XifuG:黑了Singtel给的光猫,停掉了集成的路由对这个操作很感兴趣,有链接参考下吗? 买的AX6000一直做AP用,之前了解到的是必须打电话给Singte...)那个教程还在https://lff0305.medium.com/how-to-set-hg8244h-in-bridge-mode-20ca417380fe

谨慎操作。做完了我的感觉就是原来我设的那么复杂的管理员密码就是个摆设。
[大叔一名 (10-22 15:1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huangsis:我去年年末的新组屋,HDB植入网线接口老了不折腾了,直接退掉Singtel的1Gbps 光纤,入了MyRep家的可以用自己路由器的套餐,然后让自己以�...)其实无线回程Mesh也够用了毕竟现在的大多数移动设备还是80m频宽,无线回程只要布局得当还是基本能大致保证跑满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Xinpeace (10-22 18:3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引用 HideMyEmail:你可以试试啊,拿着手机打 IP 电话或者玩游戏,然后不停地进出每个房间,不管走到哪个房间都不会掉线。因为 Mesh 是主动式的切换节点。 ...)有机会需要专门找个应用来试试所以目前没有需求

要说无缝漫游,对我来说真正有需求的是蓝牙漫游。工作时带耳机跑远一点,蓝牙信号就断了。不知道有没有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快快跑 (10-22 20:5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引用 鱼片粥:问一下,入墙AP也有速度的分类么?和网线,距离,入墙AP本身的牌子型号也有关系么?)当然有啦网口速度一定不要买百兆的、要买千兆的。网口速度买错了,最容易后悔。Wi-Fi协议更新换代比较快,现在买的一般低个一代的速度也不差。
我买的最便宜的淘宝配置如下: 
水星MIAP1200GP 86型面板式AP 人民币124 
水星MSG05CP 千兆4口PoE交换机 人民币93
 
安装时本来还在想没网线钳怎么办,后来发现继续用原本面板上的RJ45模块就好了。
 


[快快跑 (10-22 22:3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我爱DIY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