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家有儿女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义工做起来!让孩子多一次进入名校的机会!
<<始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义工做起来!让孩子多一次进入名校的机会!一般在每年的7月,6岁的孩子就开始报名小学一年级,等下一年的1月入学。小一报名分几个阶段:Phase 1,2A(1),2A(2),2B,2C,2CS and 3. 具体可参考教育部的网站。http://www.moe.gov.sg/education/admissions/primary-one-registration/phases/

Phase 1的位置是留给在校学生的弟弟妹妹的,所以家里有两个或以上的孩子,搞定了大宝的小学,二宝以及二宝下面的N宝都不用担心了。

Phase 2A(1)和2A(2)是留给校友和校董的孩子以及老师的孩子,在新加坡读过小学的第一代移民应该是少数,所以关注这一阶段报名的就不是太多了。

2B是开放给学校义工,社区义工,某些教堂教友或者某些会馆会员的孩子报名的,在这个阶段新移民就可以拼一拼了,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义工。

先说学校义工,教育部的要求是报名前累积至少40个小时的义工,也就是说40小时是最低门槛,具体多少小时那就要看你心仪的小学的要求了,名校要求80小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看到这里,如果你以为80小时甚至120小时你都愿意做,做完义工你的小孩就能进名校了,那你就太乐观了。义工的时间长短是一个门槛,但更高的门槛是你能不能进到学校去做义工。名校一般会要求家长来面试,谈谈自己能为学校付出什么,如果你的特长跟学校竭力发展的课外活动不一样,或者你服务的时间段跟学校想要的不一样,或者跟你有一样特长的家长很多(如单反拍照,做网站等在名校家长中已经是比较普通的技能了),你也不一定被选上。从网上以及朋友那边了解到,孩子4岁那一年就要注意学校有没有开放义工申请。有的话,恭喜你!至少你有一个机会。面试过了,你被选上做义工了,那更要恭喜你!胜算又高了一点。

有人会问既然学校义工不是包进的,那有没有其他路子?有!社区义工!小孩3岁那年就可以开始报名,从PA (人民协会)的网站下载表格,填好,扫描好,电邮过去,然后就是坐等PA通知你去哪里做义工。住组屋的一般可以在Residents’ Committee (RC)做义工,住公寓的一般在Neighbourhood Committee (NC)做。一开始做observer,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可以转正做Executive Member (EM),EM做满两年,到时PA就会出一封信让你的孩子参与2B阶段报名。这种义工需要的付出一般就是参加每个月一次的会议,达到一定的出席率就可以了,有事不能来又事先通知的情况不算无故缺席。有决心送孩子去名校的家长,应该也有毅力做这两年多到三年的义工吧。社区义工的门槛一般上不像学校尤其是名校义工高,只要有意愿做,PA一般会让你做的。最后能报名的小学是跟学校一个选区的小学,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2B阶段除了以上两种义工,还有就是教堂教友和会馆会员。福建会馆旗下有道南,爱同,光华,南侨和崇福小学,在我看来都是很好的小学。积极参加福建会馆组织的义工活动,有很大机会能拿到会馆的推荐信去以上其中一所小学2B阶段报名。目前,除了崇福,其他小学已经不对外招收义工了,有的小学招收在校学生家长做义工,有的通过福建会馆招收会员做义工。走这条路的家长一般是某个教堂成员,打算报名跟教堂有关联的小学,或者是福建籍加入福建会馆,打算报名会馆旗下的小学。

说了这么多关于做义工的那些事,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在这个阶段,所有公民孩子报上名了,永久居民(PR)孩子可以抢剩下的学额,然后才轮到非公民非PR孩子。另外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在同一个阶段,都是公民孩子,住一公里以内的孩子先报上名,然后一到两公里的孩子抢剩下的学额,还有剩的话,连两公里外的孩子都可以报名。在新加坡,学区房一般就是指靠近名校#一公里#以内的房子!做了义工,又住在名校一公里,进名校的几率是大大地提高了。

如果你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关于做义工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帖或私信我一起讨论。正好要看要了解要买学区房的,也欢迎询问。

最后,特此感谢和我交流讨论过义工话题的华新ID喜欢吃火锅和武汉伢。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16-01-19 22:00:02。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8 23: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最后能报名的小学是跟学校一个选区的小学"和家庭地址一个选区的小学吧?

这一点看了很多火锅兄之前的帖子,但还是有点疑惑:如果家不在学校周围也不在一个选区,在拿到2b推荐信之前搬到学校的选区内就可以了吗对吧? 那如果拿推荐信时不在一个选区,拿到信之后才搬家到学校的选区呢?这样是不是根本拿不到推荐信?
[juliana (1-18 23: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最后能报名的小学是跟*家庭住址*一个选区的小学这一点要注意。
手抖了,打错了几个字,见谅!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9 0: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juliana:"最后能报名的小学是跟学校一个选区的小学"和家庭地址一个选区的小学吧? 这一点看了很多火锅兄之前的帖子,但还是有点疑惑:如果家不在...)应该要先搬家再拿信,@喜欢吃火锅 是这么操作的他亲测成功了!

你看准学校,折腾房子目标就明确了,也可以更早计划。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9 0: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只是想问楼主社区义工,rc下,只是每个月开次会这么简单么?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On (1-19 0: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想要询问一下如果孩子三岁时候在现在住家所属社区做义工,5-6岁搬家到向往学区的学区房住,以前做的义工可以带到学区房所属社区吧?以前所做义工仍然算数吗?谢谢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love962397 (1-19 6: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love962397:想要询问一下如果孩子三岁时候在现在住家所属社区做义工,5-6岁搬家到向往学区的学区房住,以前做的义工可以带到学区房所属社区吧?以前�...)我看火锅兄的经验,目前是可以在新家报名的。你要在旧家成为EM后服务满两年,搬家后继续在旧家当Associate Member。根据火锅兄的经验,甚至不用在新家那边做义工,目前是这种情况,以后会不会变就说不准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9 7: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On:只是想问楼主社区义工,rc下,只是每个月开次会这么简单么?)@喜欢吃火锅 兄多次提到的就是每月的会议了请他现身说法一下:)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9 7: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厉害赞。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king (1-19 8: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vickychen:应该要先搬家再拿信,@喜欢吃火锅 是这么操作的他亲测成功了! 你看准学校,折腾房子目标就明确了,也可以更早计划。)火锅兄之前分享过不过至少两年grassroot work和只能住家地址选区内的小学的改变是16年才开始生效的,火锅兄是15年注册的吧,不懂有没有变化。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gltdaisy (1-19 8:4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高能点赞,十大你有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功夫熊猫 (1-19 8: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说起义工就痛,硬生生连面试机会都没给直接给拒了!

等进了学校才发现,家长们简直是太积(怕)极(输)了,随随便便一个邮件,一大堆家长申请。校长说,我们有5000个家长还别忘了我们还有1万个爷爷奶奶!多么庞大的义工资源。


我说这些家长们,你们孩子都进了能不能给还没进的留点机会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haidaoyu (1-19 9: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vickychen:@喜欢吃火锅 兄多次提到的就是每月的会议了请他现身说法一下:))参加每月的例会是个必要条件在申请报名当社区义工后,需要先当半年左右的Observer。在当Observer期间,只要坚持参加每月的例会即可。别的社区活动,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选择性的主动参加一两次,没时间完全不参加也没有关系,不会影响转正。在转正成为Exective Member后,才是正式成为了Grassroots Leader(GRL,基层领袖)。在此之后,坚持参加每月的例会,是维持GRL资格的必要条件,有事可以缺席,但需要开会前告知RC或NC。连续无故缺席三次例会,会被除名,失去GRL的资格。其他的社区活动,可以选择性的参与帮忙组织,比如像中秋节和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Block Party,Neighbor Day Celebration等这些社区活动,适合带全家一起参加,这样既是在做义工服务社区,也是和家人在一起享受Family Time。申请当社区义工,最初可能是为了小孩上学,但是在成为社区义工之后,可能会发觉当社区义工的意义不只是让小孩可以参加Phase 2b报名,这样即使在小孩上小学之后,还会继续当义工服务社区。另外,小学每年的Phase 2b报名是在七月,社区义工的证明信是在五六月份时申请的,证明信是在Grassroots Connect的网站上面申请的,申请时需要填写在过去两年你为社区做的贡献,所以除去参加每月一次的例会,还需要参加一些其他社区活动,来证明你对社区所做的Contribution。[喜欢吃火锅 (1-19 9: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haidaoyu:说起义工就痛,硬生生连面试机会都没给直接给拒了! 等进了学校才发现,家长们简直是太积(怕)极(输)了,随随便便一个邮件,一大堆家...)一些没有打工或者自己是老板的家长喜欢在学校做义工这样可以在学校里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及时收到老师的反馈。
我儿子学校还有孩子已经小学毕业了还继续在那里做义工的。。。
[大叔一名 (1-19 9: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juliana:"最后能报名的小学是跟学校一个选区的小学"和家庭地址一个选区的小学吧? 这一点看了很多火锅兄之前的帖子,但还是有点疑惑:如果家不在...)住家需要和学校在同一个GRC或SMCPhase 2b报名是在七月,义工证明信是在五六月份时申请。如果需要搬家改IC上的地址,需要在申请义工证明信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改了IC地址后,需要马上通知你做义工所在的CC的秘书,他(她)会帮你Update你在PA电脑系统里的家庭住址。[喜欢吃火锅 (1-19 9: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vickychen:@喜欢吃火锅 兄多次提到的就是每月的会议了请他现身说法一下:))没娃之前,我做过这个义工。不是开会而已哈比如,我那时候组织过儿童节活动,要卖票的,我们还在巴刹摆过台子,road show 卖票。。。脸皮薄的,还真不好意思搭讪路人。

比如,我还去过给议员帮忙,每周一晚上去帮忙接见民众,了解他们的complain(自行车丢了都找议员,伤不起啊)了解民情之后,写下来给议员。然后议员安排人写信给相关部门。

这个义工是看各个RC/CC的安排。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塑料玫瑰 (1-19 9: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赞美女分享不过已经放弃社区义工这条路了,无法commit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走走 (1-19 9: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gltdaisy:火锅兄之前分享过不过至少两年grassroot work和只能住家地址选区内的小学的改变是16年才开始生效的,火锅兄是15年注册的吧,不懂有没有变...)2016年以前是可以选报住家所在GRC/SMC或者做社区义工服务的GRC/SMC里的小学自2016年开始,不管社区义工在哪里做的,Phase 2b报名都是只能报住家所在GRC/SMC里小学。[喜欢吃火锅 (1-19 9:4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功夫熊猫:高能点赞,十大你有)今年我还想进十大华新网友大家多多支持!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9 10: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haidaoyu:说起义工就痛,硬生生连面试机会都没给直接给拒了! 等进了学校才发现,家长们简直是太积(怕)极(输)了,随随便便一个邮件,一大堆家...)所以说,学校义工不容易啊。感觉社区义工门槛还比较低一些。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vickychen (1-19 10: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家有儿女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