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不能把GIC,淡马锡全都关门了然后拿外汇储备全仓买入SP500和纳指。
看了下历史图,SP500在2004年6月是1100点,现在5400点。20年年化回报5.6%。而GIC 20年年化是4.6%?那自己搞投资的意义是啥。一顿操作猛如虎,回报还不如指数?
不如早点关门。还能省下巨额运营成本。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24-06-22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24-06-23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7分以及10华新币,时间:2024-06-24 22:00:01。[seangoh (6-22 13:28,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打错Sp500二十年的年化是8.5%,不是5.6%。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6-22 13:32,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女大,微软,苹果股票市值都在3万亿以上。
随便一家公司的市值都=4个gic或者6个淡马锡的aum。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6-22 13:40,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你的存款会用来全买股票吗以及全用来买一支股票?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babudou2 (6-22 14:04,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babudou2:你的存款会用来全买股票吗以及全用来买一支股票?)我就是这么做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yhtxc (6-22 14:06,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babudou2:你的存款会用来全买股票吗以及全用来买一支股票?)当然会而且挪威养老金就是这么干的。
一万多亿美元,相当于淡马锡+gic的规模,全部拿来投资各个国家的优质上市股票。所以回报远超新加坡。
私募房地产没啥好投的,流动性差而且汇报也并不比优质上市公司高。固定收益是可以买点,按60/40原则来就行。
其他资产比如数字货币啥的再买点就行了,分配个5%-10%。
Gic淡马锡请那么多员工就是浪费新加坡的钱。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6-22 14:16,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真相令人恐惧不光是淡马锡gic,CBD区域那些高楼里面的各种理财公司,各种人模狗样的专业理财师,都基本上干不过纳指和标普。其实也可以一起都淘汰掉了。金融业去掉90%,民众自己动手反而收益更高。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yhtxc (6-22 14:26,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yhtxc:真相令人恐惧不光是淡马锡gic,CBD区域那些高楼里面的各种理财公司,各种人模狗样的专业理财师,都基本上干不过纳指和标普。其实也可以一...)是的90%甚至95%基金的表现,都逊于sp500和纳指100。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不想买invesco的qqq也可以,设计一套算法,按照各大公司占指数的权重来买卖,基本可以做到全方位模拟指数。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6-22 14:32,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seangoh:当然会而且挪威养老金就是这么干的。 一万多亿美元,相当于淡马锡+gic的规模,全部拿来投资各个国家的优质上市股票。所以回报远超新加�...)脑子真简单全世界的钱都去买纳指呗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贝爷 (6-22 14:57,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贝爷:脑子真简单全世界的钱都去买纳指呗)纳指怎么买??你买的都是指数基金罢了。而你买那些基金,又相当于是给了那些管理公司费用。
对于主权基金,或者大保险公司这种买方来说,搞一套类似于qqq的算法,自己按权重买卖分配股票,模拟大盘走势。
现在雇2000个人,用AI算法来搞可能只需要请50个人。这样就节省了大笔运营成本。而且回报率还更高。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6-22 15:06,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哪里用得着AIQQQ,VOO这些的持股比例都是公开的,按季度再平衡。真要是自己搞,按前20大持仓就够了,券商软件那边可以自动按设好的比例去买。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yhtxc (6-22 15:28,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yhtxc:哪里用得着AIQQQ,VOO这些的持股比例都是公开的,按季度再平衡。真要是自己搞,按前20大持仓就够了,券商软件那边可以自动按设好的比例去...)其实我以前有过类似的想法,结果后来惊讶的发现,有公司已经搞了从名字就能看出产品是啥,Roundhill宏伟七ETF,股票代号MAGS
magnificent seven,纳指七姐妹
不过业绩也没有那么逆天,今年到现在32%,买个TQQQ现在快50%了[yhtxc (6-22 16:16,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投资指数,股市都是小钱还是实业投资靠谱[萧武达 (6-22 17:58,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萧武达:投资指数,股市都是小钱还是实业投资靠谱)对普通人来说,投资实业风险巨大现实中需要实业,否则股票就是空中楼阁。
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投资实业九死一生,一不留神,自身资金亏光不算,还容易欠一身的债,无法翻身。[yhtxc (6-22 19:06,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贝爷:脑子真简单全世界的钱都去买纳指呗)赚钱了,就可以指点江山了。[qingni2 (6-22 21:53,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他们也要投资本国资产的即使本国资产跑不赢美股,也必须要投。
本国资产如果没有淡马锡,GIC支撑的话,会跌的更惨,倒闭的更多。
所以这些国有主权基金,除了盈利,还有他们的使命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匿名小ID (6-22 23:34,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匿名小ID:他们也要投资本国资产的即使本国资产跑不赢美股,也必须要投。 本国资产如果没有淡马锡,GIC支撑的话,会跌的更惨,倒闭的更多。 所以这�...)新加坡的很多公司如果没有淡马锡,GIC投资会死的很惨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匿名小ID (6-22 23:35,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匿名小ID:新加坡的很多公司如果没有淡马锡,GIC投资会死的很惨)这是来搞笑的吧Gic不能投新加坡本地公司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6-22 23:40,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seangoh:这是来搞笑的吧Gic不能投新加坡本地公司)对GiC不了解抱歉。
应该是淡马锡才对。
我的意思就是这些国有投资公司有他们的使命的,他们并不是只关注纯粹的资产增值。和私人投资公司的理念不一样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匿名小ID (6-22 23:52,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匿名小ID:对GiC不了解抱歉。 应该是淡马锡才对。 我的意思就是这些国有投资公司有他们的使命的,他们并不是只关注纯粹的资产增值。和私人投资公司�)我手里的本地股票比较多很多本地公司的背后都有淡马锡的支持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匿名小ID (6-22 23:54, 0.5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