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县眼前的困局 大家应该怎样选择在下对现在的经济形势抛几匹砖,为的大家指点讨论,请各位不吝言语。
2015年坡县经济结构 (GDP比重)
Manufacturing 19.8%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15.6%
Business Services 15.5%
Finance and Insurance 12.6%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7.4%
Construction 5.2%
上诉共占比GDP 76.1%, 在产业升级升级之前(也没人相信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只有看这几位了。
Manufacturing : 美国制造业回流,人工成本过高竞争不过东南亚诸国,印度 。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油服大量移往KL,天朝投资马国港口,上海自贸区都在削弱新加坡的起家生意。
这两项要求在现有高基础上做得更高效,更精,很难。大的趋势是被更有优势的对手所取代。
剩下的几位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Business Services
Finance and Insurance
Construction
跟着政府会下怎么一出?大家有怎样的看法?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4,奖励楼主12分以及18华新币,时间:2016-11-11 22:00:04。
[AmnesiaKK (11-10 21: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作为中年大叔建议,
其实现在年轻人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家里在国内都有房。
主要建议是,
1. 留一个人不要入籍。
2. 除非是公务员,财务计划到假设自己工作到五十岁。
3. 不要寄希望公积金养老退休。65才发,以后就不知道了。[组合优化很好 (11-10 22: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作为一枚屌丝~其实我一直觉得~国家是有钱还是没钱跟我真没啥关系~NUS亚洲第一也不妨碍我是个学渣呀~[羊驼君 (11-10 22: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组合优化很好:作为中年大叔建议, 其实现在年轻人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家里在国内都有房。 主要建议是, 1. 留一个人不要入籍。 2. 除非是公务员,财务�...)请教这种留一个不入籍,入籍的那个以后回国的话可以依靠什么签证常居在国内?还得过几个月出镜的要求吗?谢谢!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图图图 (11-10 22:3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图图图:请教这种留一个不入籍,入籍的那个以后回国的话可以依靠什么签证常居在国内?还得过几个月出镜的要求吗?谢谢!)可作为家属申请长期签证,并且可续。经济实力一般,又不太适应其他国家的,在坡退休和其他地方退休,都不现实。
老了健康不如年轻时候,回国是最合适的。起码年纪大的同事都是选择出租房子然后回国退休了。
最重要是早结婚,早生小孩。[组合优化很好 (11-10 23: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组合优化很好:作为中年大叔建议, 其实现在年轻人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家里在国内都有房。 主要建议是, 1. 留一个人不要入籍。 2. 除非是公务员,财务�...)太消极了点有没有积极点的建议。这不是狗熊策略能吃的时候多吃然后冬眠。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Peppsi (11-10 23: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太简单了~ 放开移民闸口一丢丢你懂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功夫熊猫 (11-10 23: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功夫熊猫:太简单了~ 放开移民闸口一丢丢你懂的)真的经济下滑开闸也没人进了。倒是可以想想1/3的人口消失了是啥景象。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Peppsi (11-10 23: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Peppsi:真的经济下滑开闸也没人进了。倒是可以想想1/3的人口消失了是啥景象。)呵呵~ 会走1/3的依据是?现在基础建设在不停扩张
真走1/3 宜居指数会激增的 那依然会吸引人来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功夫熊猫 (11-10 23: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比较好奇川普提倡制造业回归美国,会不会影响坡的美资公司。
不像马拉西亚,泰国,中国,坡没有初级的工厂之类的东西。事实上苹果手机,硬盘也不可能从泰国,中国拿回美国生产。
坡这的美国公司多是搞点小研发性质。这些初级研发的工作,搬回美国做,其实很适合。[组合优化很好 (11-10 23:2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Peppsi:太消极了点有没有积极点的建议。这不是狗熊策略能吃的时候多吃然后冬眠。)我觉得你的点评最中肯一刀切中要害!
在新加坡久了被无形边缘的人几乎都有这种阵痛的想法。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Newtimes (11-11 8: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楼主吃屁民的饭,操PM的心,精神可嘉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xiaoleic (11-11 8: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功夫熊猫:呵呵~ 会走1/3的依据是?现在基础建设在不停扩张 真走1/3 宜居指数会激增的 那依然会吸引人来)同意熊猫的看法。绝对有人进,而且多半是有钱人。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xiaoleic (11-11 9: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Peppsi:太消极了点有没有积极点的建议。这不是狗熊策略能吃的时候多吃然后冬眠。)积极的当然是尽量多赚钱,越多越好,
在澳,纽等地买房,退休之后每个地方待几年,然后根据健康情况,决定去国内还是留在坡坡。
[组合优化很好 (11-11 9: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感觉题主问政府该怎么做这确实有点键盘政治局,不过作为个人该怎么做还是可以讨论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typhoonzj (11-11 9:3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抓紧入籍新加坡然后出租HDB,一个月稳赚几千,再回国找个工作,小日子过的很舒服。我以后房东就是,入籍后,没在新加坡做工,夫妻俩在武汉过着舒服小日子。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顾小熊 (11-11 10: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顾小熊:抓紧入籍新加坡然后出租HDB,一个月稳赚几千,再回国找个工作,小日子过的很舒服。我以后房东就是,入籍后,没在新加坡做工,夫妻俩在武�...)短期可以等我老了估计有点靠不住了。长期来看,新币对rmd会降的。再加上国内物价上涨。靠新加坡的房租过日子也不太乐观吧。吃饭可能还好。指望现在这个汇率水平是不太现实。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Peppsi (11-11 10:3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还是准备回国了。。看形势几年内经济是不会好转了,坡县太小 外边一点动荡就受很大影响
而且对坡县政府并没有太大信心,有点不懂李显龙的政策,在奥巴马即将卸任之际访美,还是去讨论tpp,明显奥巴马任期内这是没结果的事,又公开讲话希望中国尊重南海仲裁,把中国搞得很不爽。结果川普当选新总统,tpp是没戏了,军事上肯定在东南亚也是省钱。
国内虽然经济也不好,但看大家过的依然潇洒阿,双十一买买买,更没太多人担忧退休的问题,天天这么多烦恼太累[whatever12345 (11-11 10: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期待政府解答貌似没有看到顶层策略之类的东东[不再迷惘的牛叔 (11-11 11: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顾小熊:抓紧入籍新加坡然后出租HDB,一个月稳赚几千,再回国找个工作,小日子过的很舒服。我以后房东就是,入籍后,没在新加坡做工,夫妻俩在武�...)房子容易租出去的前提是人口放水+经济形势好,比如经济危机刚过 10 11那几年。
如果经济不好 新币一路跌 外国人没人愿意来了,房子租给谁呢?
另外入了外籍,回国想在二三线城市找份普通工作应该没那么容易。[japgolly (11-11 11:0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