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李总理:要护好储备金 钱花了就没了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引用 gomugomu:每年财政收入大概200亿左右来自主权基金投资收益按一半收益可以用作财政的话,年化4%的话,储备金有1万亿?)记得有新闻说估计1.2万亿好多钱啊。[qingni2 (2-8 21:0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qingni2:记得有新闻说估计1.2万亿好多钱啊。)这个数字靠谱记得看过一个报道,当年邓公那个时期有个官员访新,就感慨新加坡好多钱,好多好多。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kusubudo (2-8 21:12,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引用 kusubudo:这个数字靠谱记得看过一个报道,当年邓公那个时期有个官员访新,就感慨新加坡好多钱,好多好多。)新闻在这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40208-1467072

前进党估计,政府积累的储备金已达1.2万亿元 ,等于政府一年支出的12倍,即便政府停止征税,单靠储备金也足够维持12年的运作。
[qingni2 (2-8 21:13,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引用 qingni2:那是肯定的啊,完全有大玩十个瓶子九个盖的游戏的条件。希望台上的都是圣人。)近1-2年加税太猛了而且只会加,不会减负[kcowen (2-8 23:43,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引用 kcowen:近1-2年加税太猛了而且只会加,不会减负)我严重怀疑哪里有个大窟窿,事出反常必有妖。[qingni2 (2-9 9:24,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李显龙:国家储备金是新加坡人的世代契约我们绝不能侵蚀从先辈那里继承的遗产和家族财富,也不能让子孙后代背负沉重债务,更不能拿他们的未来做抵押。我们是先辈的牺牲和远见的受益者,但也是受托人,要为子孙后代保护这份遗产。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对子孙后代也负有责任,这就是新加坡人世世代代形成的精神和契约。

议长先生,我支持连荣华先生修正后的动议。

今天,我们就国家的积累储备金(past reserves)做了长时间的辩论——应该使用多少,多少才算足够。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能够进行这样的辩论是何其幸福。能有积累储备金让大家辩论,我们是如何达到这一令人羡慕的境地的?议员们应都知道,新加坡一开始并不富裕。1959年人民行动党首次执政时,担任财政部长的吴庆瑞博士立即发现国库空虚。他不得不立即实施紧缩措施,包括削减公务员和部长的薪水。直到1980年代初,经过20年的国家建设,我们才开始积累储备金。当时,我们的建国先贤就考虑该怎么办。因为他们预料到,要求动用储备金的政治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这些辛苦赚来的储备金没得到妥善保护,就会被轻易地、不明智地花掉。钱花了,就没了。先辈觉得必须尽一切努力来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qingni2 (2-15 22:42,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Next generation will have to pay more taxes if more reserves used today: DPM Wonhttps://youtu.be/XHNkUbzNbII[qingni2 (2-29 15:52,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引用 gomugomu:储备金应该不会动的动了也要还,比如这次疫情,动了几百亿,还是要还回去,所以要收这么多税还储备金? 储备金投资的收益一部分可以做为�...)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三(2月28日)在国会总结新财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他回答议员陈有明医生(裕廊集选区)的提问时说,接下来假如出现财政丰收年,政府会考虑归还储备金,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黄循财分析,接下来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会增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政府结构性财政盈余(structural fiscal surplus)不会重现。

李显龙总理本月初在国会参加公共财政动议辩论时,曾表示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将冠病疫情期间动用的400亿元归还国库。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16:1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引用 老好人: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三(2月28日)在国会总结新财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他回答议员陈有明医生(裕廊集选区)的�...)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 我国未来10年国防开支 维持GDP占比约3%我国未来10年国防开支 维持GDP占比约3%
魏瑜嶙
发布 /2024年2月29日 12:24 AM
国会拨款委员会星期三(2月28日)辩论国防部开支预算。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发言时,花了不少篇幅概述目前的地缘政治情况,以及我国须建立强大军队抵御外来危机。(gov.sg视频截图)
国会拨款委员会星期三(2月28日)辩论国防部开支预算。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发言时,花了不少篇幅概述目前的地缘政治情况,以及我国须建立强大军队抵御外来危机。(gov.sg视频截图)
字体大小:

小中大
国际局势纷乱,区域和全球未来10年可能再爆发冲突,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须靠强大的武装部队来阻吓他国侵略,让有意进犯者无法得逞。在这期间,国防部会保持开支平稳,把每年预算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

国防部2024财政年的开支预算是202亿5000万元,占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的2.8%,数额较上财年增加2.5%。

国会拨款委员会星期三(2月28日)辩论国防部开支预算。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发言时,花了不少篇幅概述目前的地缘政治情况,以及我国须建立强大军队抵御外来危机。

黄永宏说,因为长达60年的政治动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唱四种国歌(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至于黄永宏这一代人,即1950年代至60年代出生的立国一代(Merdeka Generation),则是幸运的。像他的家庭一样,许多家庭一开始虽然贫困,但随着国家繁荣,他们也富裕起来。

黄永宏:未来10年发生区域或全球冲突风险不再是零
他说,如果五年前有人问他,他会说这一代人——X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也会同样幸运。但如今,他决定推翻之前的评估,因为地缘政治升温,火花和火焰可能从多处冒出。

延伸阅读

【国会】新加坡武装部队军训城第一阶段今年逐步启用


【国会】我国添购八架F-35A型战斗机 预计2030年交付

“未来10年发生区域,甚至全球冲突的风险,已不再是零。我并非轻率地做出这一评估。”


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已迈入第三年,战场虽在乌克兰,但美国和北约都深陷其中;去年10月的以哈冲突,打破了中东地区和平发展的希望;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小院高墙”围堵政策,则存在扩大的风险。

黄永宏以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例说:“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新加坡,这个政府、国防部,以及新加坡武装部队在制定计划时,不能假设可以依赖其他国家来营救我们。若新加坡人不肯或不能捍卫新加坡,我们不会有其他后盾。” 

正因如此,我国多年来稳步投资,以提高国家的防御能力。我国1998财年的国防开支,占名义GDP的5.1%,本财年则占2.8%。

他说,虽然这些年来实际国防开支增加了,但由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要比国防开支来得快,占比因此逐渐降低,这是好的。除非爆发冲突或战争,否则国防部往后10年的开支,预料会维持在3%左右。

黄永宏说,相比其他区域,中东国家的国防预算约占GDP的4%,欧洲则不到2%。


不过他强调,我国国防开支占比下降,不是因为武装部队削减保卫新加坡所须的花费,“我们的防卫能力从来都不曾减弱”。他解释,这是因为我国通过持续投资,以最有效的方式,长期以来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我们过去20年持续投入的资金,正在取得回报。若我们继续明智地投资,往后还能收获更多红利。”
[qingni2 (2-29 16:2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引用 qingni2: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 我国未来10年国防开支 维持GDP占比约3%我国未来10年国防开支 维持GDP占比约3% 魏瑜嶙 发布 /2024年2月29日 12:24 ...)F-35只能放美国军事基地只能说保护费痛也得交。也可以看成质子。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16:4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无知无畏李光耀早在七十年代接受港大頒發榮譽博士學位時,已經透露自己覺得香港和新加坡好比「雙城記」,同樣受西方教育影響、又有傳統社會價值觀。早年新加坡很多方面都要向香港學習,包括公共房屋, 最後發展出獨有的組屋,解決大部分新加坡人住屋需要。李光耀在2000年曾這樣開玩笑:「或許新加坡人很愚昧,不及香港人聰明,所以他們選李光耀,這是他們的不幸。」

英國檔案館解封的文件顯示香港回歸前,李光耀差不多每年都到訪香港,與港督商討大小事務。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0:21,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香港辉煌的时候你恐怕还沒出生。至少97年前,新加坡拍马都赶不上香港。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0:2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有这两样还不够吗新加坡那时候应该比香港土多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AppleJK (2-29 20:36,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你不知道,因为水平太次强势不强势,得看人。香港总督麦理浩把贪污腐败的几万香港警察,通过设立廉政公署,几年内变成亚洲最廉洁高效的警队,显示了啥叫强势政府。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仿效香港成立反贪污部门,例如澳门廉政公署、中华民国法务部廉政署、大韩民国国家清廉委员会、新南威尔士州廉政公署及毛里求斯廉政公署等。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0:46,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完全没必要讨论,要讨论的话,新加坡vs 深圳

lol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AppleJK (2-29 20:5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傻x你google一下船运业

1977年,船王包玉刚因旗下环球航运集团以1377万载重吨,成为“世界船王”。

港口
1992年至2004年,香港都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

纺织业

纺织行业的高峯出现在1967年,工厂的数量增长至11,000家,聘用工人43万

玩具业
香港制造的玩具曾经行销世界各地,出口量全球第一。

制衣业
以净值计算,香港在1973-85年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

塑胶业

1969年全港塑胶出口额高达14.4257亿元,比1959年的1.6214亿元上涨超过十倍[19]。港产塑胶花盛极一时,独占世界塑胶花贸易的80%[19]。至70年代,塑胶花业发展至高峰,香港一度被誉为“塑胶花王国。

钟表业

1979年,香港手表出口达7,339万只,其中七成为电子表,成为全球产量第一的地区。

印刷业

到1970年代末,香港已成为远东重要的国际出版印刷中心

电子业

香港的电子工业发展于1970年代,香港电子科技一直亚洲第一,日本位第二,初期主要以组装电视机、音响设备、收音机、有线和无线电话等家用电器为主。其后也开始代工印刷电路板、电脑芯片等业务。


https://zh.m.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9%E6%B8%AF%E8%A3%BD%E9%80%A0%E6%A5%AD&oldformat=true&variant=zh-cn#%E8%A3%BD%E8%A1%A3%E6%A5%AD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1:04,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你看了49楼再有屁放我佩服你脸比长城还厚!!!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1:06,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老好人:傻x你google一下船运业 1977年,船王包玉刚因旗下环球航运集团以1377万载重吨,成为“世界船王”。 港口 1992年至2004年,香港都是全球...)哦,不错,反正我早期的偶像们大部分在香港

哈哈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AppleJK (2-29 21:0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无知无畏,信口开河大言不惭!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1:0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香港回歸前,李光耀差不多每年都到訪香港,與港督商討大小事務。你以为李光耀吃饱了撑的,跑去玩吗?当然是取经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老好人 (2-29 21:1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