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自传,读完就记住一点,一定要有空调[●▇▇〓 (1-7 13:2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1楼
(引用 花开水暖:你的这些看法就反映了一些问题如果一个社会 或者大部分群众 对医生老师这类的工作心里没有尊重 只看狼吃肉不看狼挨打 有点畸形 慢慢的会...)华新不都是这样的, 靠拍脑门,对自己不了解的行业,领域品头论足有什么奇怪的[爱瞎说大实话 (1-7 13:3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2楼
(引用 qingni2:唯一的区别就是国内没有限制医生的数量基本上都是学校决定的。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会计最热,当时有个老师说他孩子学了会计,而且说过几...)每万人的医生人数新加坡要比中国多不少吧明明新加坡医生比例比中国高,为啥说国内没限制人数?中国现在学医越来越少,和学了也愿从事医生的变多,跟限制没太大关系,更多是医患关系紧张。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凡人 (1-7 13:4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3楼
(引用 Haishan:都不缺钱团队凝聚力比钱重要,直接给红包显得没用心,送礼不重要,因此产生的人际来往过程比较重要。这些都是骨干,关键时刻你能不能叫的...)他买房我帮着看了一年多每个人特长不一样,各尽所能就好。他开同个牌子的车,有事当然会问他。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陆续来新 的帖子 “你是公私不分啊,莱家的是你司机吗?”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wap/xbbs.php?B=107_14939791[Haishan (1-7 13:4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4楼
(引用 Haishan:都不缺钱团队凝聚力比钱重要,直接给红包显得没用心,送礼不重要,因此产生的人际来往过程比较重要。这些都是骨干,关键时刻你能不能叫的...)刚才是回你的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陆续来新 的帖子 “你是公私不分啊,莱家的是你司机吗?”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wap/xbbs.php?B=107_14939791[Haishan (1-7 13:5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5楼
(引用 凡人:每万人的医生人数新加坡要比中国多不少吧明明新加坡医生比例比中国高,为啥说国内没限制人数?中国现在学医越来越少,和学了也愿从事医生...)本地收入高,对医生的需求当然也更多了。国内随着老龄化,收入增加,对医生的需求也会增加的。衣食住行解决后,就是快乐和健康了。如果现在开始上学,其实医生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qingni2 (1-7 14:0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6楼
(引用 Haishan:相处中体会都是人才,都合作默契,各有所长。不想贴标签,还是说具体事情。
刚才签了份文件就是莱家那位发过来的,他是公司律师、董事会�...)有个工作伙伴是华中的跟楼主说的这个华中的同事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很能干,老板交待啥都接受,不怎么争辩,顶多讲讲自己看法,老板不同意就算了,但是不赞同的私底下可能会吐槽。说话会比较绕,不是太直接,有时候需要去猜他的实际想法,但是人非常好学,会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尽力调整工作流程,让工作更有效率,遇到阻碍也不会硬碰硬,会尽量找中间妥协方案。
对了,我这个同事是印尼华侨,爷爷辈就移民过来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Juice (1-7 14:0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7楼
(引用 凡人:每万人的医生人数新加坡要比中国多不少吧明明新加坡医生比例比中国高,为啥说国内没限制人数?中国现在学医越来越少,和学了也愿从事医生...)新加坡的医生可以独立执业,国内不行国内的医生必须要挂在医院下面,不能自己出来搞。
不是医学毕业生毕业了不想从事医生,而是国内的医院少,接收不了更多的医生。为什么医院少,是财政投入少。
医患关系,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要总是说患者穷凶极恶不讲理,医生那边至少占一半的责任。[fqfp (1-7 14:1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8楼
(引用 花开水暖:你的这些看法就反映了一些问题如果一个社会 或者大部分群众 对医生老师这类的工作心里没有尊重 只看狼吃肉不看狼挨打 有点畸形 慢慢的会...)举双手双脚赞同国内为什么会有医生工作只是重复劳动,没有码农,理工科技术含量高的想法啊?是拿GP跟设计火箭的高精尖比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Juice (1-7 14:1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9楼
RI 的孩子相当独立。学校里的 CCA 和各种兴趣小组几乎都是自己搞定,senior 上课,自学,不懂就问 senior.
华中的活动,似乎老师介入的更多,孩子依赖性更大些。[傻狍 (1-7 14:2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0楼
(引用 fqfp:新加坡的医生可以独立执业,国内不行国内的医生必须要挂在医院下面,不能自己出来搞。 不是医学毕业生毕业了不想从事医生,而是国内的医�...)在一个互害的社会,确实不能说责任是哪一个单方面的医闹是少数,无良医生也是少数。但是他们都是样本,既然他们都能从中获利,别人为何不有样学样?最终越来越多[陆续来新 (1-7 14:3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1楼
国内的医患关系紧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印象中,是先有医疗事故,但是医院并没有公开透明的处理,相反是篡改病历记录试图掩盖,这才有了以暴制暴的医闹。后来才有了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规定。
另外,国内医生的态度还和以前国营商店一样,冷横硬,这也导致容易和患者碰出火花。[fqfp (1-7 14:4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2楼
(引用 fqfp:国内的医患关系紧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印象中,是先有医疗事故,但是医院并没有公开透明的处理,相反是篡改病历记录试图掩盖,这才有...)非常同意国内的医生态度冷若冰霜,不愿承担责任。[vvos (1-7 15:1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3楼
(引用 Juice:举双手双脚赞同国内为什么会有医生工作只是重复劳动,没有码农,理工科技术含量高的想法啊?是拿GP跟设计火箭的高精尖比吗?)码农,写代码的农民,本身就是重复的劳动的意思其实绝大多数人,包括开发团队的多数人,都是拧螺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是极少数人在做。
国内医生一方面是收入低,主要是由国外的参考。另外就是医患关系紧张,虽然不多,但是影响很坏,类似南京的法官。我以前在苏州,或许是因为当地政府有钱,看病并不难。补牙当天就可以。本地polyclinic看牙排近一年的队,每次只可以看一颗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qingni2 (1-7 16:2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4楼
(引用 fqfp:新加坡的医生可以独立执业,国内不行国内的医生必须要挂在医院下面,不能自己出来搞。 不是医学毕业生毕业了不想从事医生,而是国内的医�...)我只说医患关系,你怎么就自动带入患者穷凶极恶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凡人 (1-7 16:2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5楼
(引用 vvos:非常同意国内的医生态度冷若冰霜,不愿承担责任。)个别吧。我以前在苏州,很多医生还是非常由同情心的。有一次切一个背后的大痣,因为没有医保,医生就说不要打止血针了,用手压一会,一样的效果 :)
带孩子看病,有些药不想要,最多是抱怨下,还是会划掉的。[qingni2 (1-7 16:2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6楼
(引用 fqfp:新加坡的医生可以独立执业,国内不行国内的医生必须要挂在医院下面,不能自己出来搞。
不是医学毕业生毕业了不想从事医生,而是国内的医�...)我觉得你完全不了解中国医生制度啊谁跟你说中国医生不能独立执业了??稍微查一下都知道啊。
我们小地方人,从小看病都是去小诊所,需要详细检查或者大病和住院才会跑医院。我说的不是赤脚医生。
中国不仅仅一直允许符合要求的医生独立开诊所,这两年还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医生自己“创业”开办全科或者专科诊所,达到医疗分流和分级目的、别没事都往大医院跑…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凡人 (1-7 16:3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7楼
(引用 凡人:我觉得你完全不了解中国医生制度啊谁跟你说中国医生不能独立执业了??稍微查一下都知道啊。 我们小地方人,从小看病都是去小诊所,需要...)小诊所还是很让人不放心,所有多数人都是涌去大医院其实化的钱差不多一样,去小诊所或私人医院,被宰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前在苏州,去过两次私人的,打死也不再去了。[qingni2 (1-7 16:3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8楼
(引用 qingni2:小诊所还是很让人不放心,所有多数人都是涌去大医院其实化的钱差不多一样,去小诊所或私人医院,被宰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前在苏州,去过两...)楼上大城市的吧我们小县城从小看小诊所啊、医生看着好多孩子长大的。大家邻里对医生十分尊重。我这种体弱多病的是诊所常客。经常去吃药打针吊水。腮腺炎、扁桃体化脓,拉肚子脱水发烧都在小诊所看。
我回国食物过敏我妈也是夜里跑去小诊所敲门买药,离家近。这种一般都是全科医生,类似新加坡那种family clinic,大病看不了,普通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拉肚子不需要去大医院排队。
我们一个县才一个人民医院,全县包括下面乡镇重症都去,压根忙不过来。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凡人 (1-7 17:0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9楼
(引用 凡人:楼上大城市的吧我们小县城从小看小诊所啊、医生看着好多孩子长大的。大家邻里对医生十分尊重。我这种体弱多病的是诊所常客。经常去吃药打...)县城乡村不一样啊。交通不便,设个卫生院之类的救急用。
大城市我还真没听说过有什么全科家庭诊所,生病了全都去医院。[傻狍 (1-7 17:3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