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对新加坡的医疗水平再一次无语了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引用 x4:我来提醒下楼主在看病过程中的几个误区1 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且权威 新加坡政府医院承担着孵化器的作用,你认为的权威是那些老资格且留在...)谢谢你的回复。希望你有时间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南冰 (8-11 12: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1楼

(引用 x4:我来提醒下楼主在看病过程中的几个误区1 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且权威 新加坡政府医院承担着孵化器的作用,你认为的权威是那些老资格且留在...)期待你的详细解读

还有一点我想问,总是听到有人说好医生去私立啦,好医生自己开诊所啦,云云。搞得医疗体系这么健全的新加坡看个医生还要到处打听风声,跟几十年前农村找赤脚医生一样的感觉,这种风气如何看待。aia的私立医生网络到底是如何筛选,不会只是因为这些医生肯合作不会随便让住院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no8D8U (8-11 12: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2楼

(引用 x4:我来提醒下楼主在看病过程中的几个误区1 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且权威 新加坡政府医院承担着孵化器的作用,你认为的权威是那些老资格且留在...)你说的误区的确存在但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指导过如何不“误”。

1. 我没有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和权威
对于在坡10+年的我来说,知道生娃或一些疾病和住院环境服务私立医院更好。在伯父没去医院前我们还聊过前阵EP夫妇早产儿在私立天价治疗费住院费的情况,伯父听了后担心私立住院或手术贵。也问过政府医院真的很差吗?我还说其实对检查石头来说应该差不多 不都是用仪器看?有就有 没有就没有。结果还真是打脸了。。。去医院前我打听了七八个朋友和同事,有本地的有国内来坡比我更久的,都是建议去nuh,中央医院或者changi急诊赶紧看下,看来这个“误区”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说只有私立好,那不更是说明了坡医院急诊总体水平不行?政府医院至少也占半边天吧

2.伯父当时飞机回国到医院已经晚上8点多了,专家早下班了,也是看的急诊。然后立刻安排碎石。都是急诊流程,我也是横向客观比较的。

3. 这个的确有误区 一直以为坡设备更先进呢。

4. 最后这个前面回复我也说过了。从道德角度来说 医生也不好公然抨击国外同行。毕竟这个级别的人也不会自傲到认为别人一定任何方面都不如他。坡医疗的确有很多国内应该学习的地方,但对于这种紧急情况的处理,就事论事,的确不尽如人意。

期待层主的分享尽快出炉,也让普通小市民少走弯路。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iamet (8-11 13: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3楼

别的先不吐槽Sata是真的bei sai!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我爱吃土豆 (8-11 13: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4楼

这优越性秀的干脆直接说那些仪器新加坡有,中国没有吧,别臆断了。
再说仪器也是人看的,人没技术连一个结石都看不到,更别想用B超看胃肿瘤早期。
一次看到老李批评英国的医疗制度,不如新加坡,直想笑,老李也不想一想,自己在两国的各自的地位
[lgland (8-11 13: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5楼

(引用 typhoonzj:其实赞同坡好医生在私立有次拿refer比较急去了伊丽莎白,看了一个很老的女医生,一大堆头衔,记得还是英国医疗协会的什么资深member,基�...)生娃看的医生也在伊丽莎白,没觉得好到哪儿去+_+态度倒是好得没的说,只是一有啥事就想剖腹搞得我和队友都很不爽╮( ̄▽ ̄"")╭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小馋牛 (8-11 13:4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6楼

(引用 no8D8U:赞期待你的详细解读 还有一点我想问,总是听到有人说好医生去私立啦,好医生自己开诊所啦,云云。搞得医疗体系这么健全的新加坡看个医生...)在新加坡看病还真的最好做下功课
比如哪些医生擅长哪些方面,以及政府医院的医生等级制度,
特别是有些病人明明没有拿津贴可以看大医生却自动放弃这个权利。
 
AIA的合作医生目前公司说法是从集体保险panel doctor列表里合作5-10年以上且无任何严重负面feedback的医生,很多私人医生都主动申请加入这个列表但目前主动权还在保险公司这里不让随便进入。我刚好接触过其中一些医生不乏很多曾经是政府医院部门head,又或者是某领域的权威(某次某医生直接被同行称为泰斗级别),如果说和一般的私人医生比较,给我的感觉是接触到的AIA列表里的医生很多都是不愁病人的医生,注重自己的口碑名声,在安排住院方面的确没那么容易,因为按照他们的经验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拖到住院部去解决。当然这种情况也一定程度控制了过度医疗的问题,也是保险公司制定这个列表的初衷。
[x4 (8-11 13:5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7楼

(引用 x4:我来提醒下楼主在看病过程中的几个误区1 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且权威 新加坡政府医院承担着孵化器的作用,你认为的权威是那些老资格且留在...)还有那个急诊和分诊制度鱼刺卡在嗓子上,在家庭医生看说比较深,推荐到黄廷方医院急诊,竟然等了5个小时才看到。
还有那个分诊,出了一次荨麻疹,推荐到国家皮肤中心,预约时间竟然是在半年后。
这都是亲身经历。
还有孩子脚骨折,请的是好医生,国大,英歌都去过,手术前信誓旦旦,瑞士钢钉保终身,结果不到半年就断了,复诊竟然说折断是正常,MLGB,当时真想踹他一脚。
[lgland (8-11 13: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8楼

(引用 lgland:还有那个急诊和分诊制度鱼刺卡在嗓子上,在家庭医生看说比较深,推荐到黄廷方医院急诊,竟然等了5个小时才看到。 还有那个分诊,出了一次...)你的亲身经历正好应证了我说的
对分诊制度的无知。
如果新移民都是你这般戾气的话新加坡离医闹又进了一步。
[x4 (8-11 13: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9楼

(引用 x4:你的亲身经历正好应证了我说的 对分诊制度的无知。 如果新移民都是你这般戾气的话新加坡离医闹又进了一步。 ...)其实周围的新加坡也对新加坡的医疗水平不满意这是他们有耐心等,他们没有体验中国的看病的快捷和水平,挺可怜的。[lgland (8-11 14: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0楼

(引用 iamet:你说的误区的确存在但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指导过如何不“误”。 1. 我没有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和权威 对于在坡10+年的我来说,知道生娃或一�...)全世界都公认天朝医院的急诊很强大,
但这也是建立在大量廉价医疗资源堆积出来的。
正如你说的伯伯的情况,
我一万个都没想到国内现在已经可以在急诊部门就进行碎石而不需要转去泌尿科进行。
如果他当天you被转去泌尿科(如果你也不确定的话)我的意思是在新加坡他根本都还没进行到这个步骤。
[x4 (8-11 14: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1楼

(引用 x4:你的亲身经历正好应证了我说的 对分诊制度的无知。 如果新移民都是你这般戾气的话新加坡离医闹又进了一步。 ...)这里不满意吐槽的都是经历过中国医疗人往高处走,突然感觉水平和方便性不如以前,自然要吐槽。其实可怜的是某些先进国家的普通百姓,没有钱很少能接触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有钱人自然是直接上伊丽莎白,英歌了,谁会再分诊。[lgland (8-11 14: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2楼

(引用 lgland:其实周围的新加坡也对新加坡的医疗水平不满意这是他们有耐心等,他们没有体验中国的看病的快捷和水平,挺可怜的。)就问你个简单的问题将来退休后养老需要考虑医疗和生活成本两个简单的因素,
你会因此回天朝养老看病吗?
有听说过发展中国家看小病容易,看大病难的说法么?
 
如果你认为新加坡的医疗水平就是个悲剧,比国内差远了,
相信不止除了我,一般de人也不敢轻易苟同。
[x4 (8-11 14: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3楼

(引用 x4:就问你个简单的问题将来退休后养老需要考虑医疗和生活成本两个简单的因素, 你会因此回天朝养老看病吗? 有听说过发展中国家看小病容易, ...)我周围还真有坡人打算去中国养老…他们抱怨的点是这边看病太贵了…老了退休病不起…这个是主要矛盾…你说的那个分诊意思就是高几率病人拖垮了是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piaopiao6732 (8-11 14:2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4楼

(引用 x4:全世界都公认天朝医院的急诊很强大, 但这也是建立在大量廉价医疗资源堆积出来的。 正如你说的伯伯的情况, 我一万个都没想到国内现在已� ...)这你就不懂了医疗资源必须是廉价的,TG这个做的好,这保证了广大百姓的看得起病的权利,这是政府必须做的,也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的,当然药费检查费已经接轨了,现在也在不断努力降低药价。即使药价中国上涨很快,还是比新加坡便宜,出国带常用药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出国必备。
中国看病急诊是可以直接转到手术室的,救病如救火,这是中国医疗灵活的一面,另外常去的医院病历都很清楚,发现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新加坡人不了解,是因为他们都按照程序来,病人死了也是程序的问题,不是医生的问题。其实破常规的治疗需要医生的水平和胆识,还要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情怀。有个中国的电视剧“外科风云”不妨推荐新加坡人了解中国的急诊和医疗
[lgland (8-11 14:2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5楼

你要在国内看到过到过大活人吊瓶水直接吊到没呼吸了,你就知道天朝医疗综合水准在哪了整体医疗水平不是扎个针,扫描一下,马上给你弄个手术这么简单的[天涯无际 (8-11 14: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6楼

(引用 iamet:你说的误区的确存在但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指导过如何不“误”。 1. 我没有认为政府医院一定好和权威 对于在坡10+年的我来说,知道生娃或一�...)新加坡的专家医生水平确实不错但要多做功课找到对的才行。
之前生孩子,一开始找了两个妇产医生,都感觉一般,后来经过n个熟人推荐,找到了orchard一家医院的专家妇产医生,那叫一个满意。从刚怀上到生产都很顺利很满意。
看别的医生也是,我常在论坛上看,一些新加坡人评价很高的医生去看过几次,确实药到病除,比我之前胡乱找的医生强的太多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匿名小ID (8-11 14: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7楼

(引用 匿名小ID:新加坡的专家医生水平确实不错但要多做功课找到对的才行。 之前生孩子,一开始找了两个妇产医生,都感觉一般,后来经过n个熟人推荐,找到...)我也不觉得国内医院水平多高,至少在我们小城市就很一般表兄弟的小孩每次一生病,就被拉去输水。我老爸也曾被庸医耽误过几次。当然,如果你有熟人,能找到关系,那就不一样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匿名小ID (8-11 14: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8楼

这个也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拿出来撕逼一次。有人往死里黑,有人卖力洗地,好想笑。

我想问的是,新加坡GP的某些医生水平低下这件事很奇怪吗?是什么让你产生新加坡的医生本来应该比国内医生强的错觉?

医生也只就只是个普通职业而已。为什么没有人去对比新加坡和国内出租车司机的水平?还有小学老师呢,银行经理呢,摄影师呢,程序员呢,房产中介呢,新加坡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的平均水平跟国内同行比是高还是低?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japgolly (8-11 14: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9楼

(引用 匿名小ID:新加坡的专家医生水平确实不错但要多做功课找到对的才行。 之前生孩子,一开始找了两个妇产医生,都感觉一般,后来经过n个熟人推荐,找到...)路过打酱油,呵呵。[匿名ID (8-11 14: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