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原创文学】080504 从“等你学好华语”开始的乱想
<<始页  [1]  末页>> 

【原创文学】080504 从“等你学好华语”开始的乱想

今天晚上去吃饭的时候,偶然(偷)听到隔壁桌两个清洁碗碟的工人的对话——确切的说,是女的在骂男的,大意是说男的得罪了刚刚的客人。而勾起我耳朵的,是女的对男的说:“等你学好华语……”云云。

女的是新加坡人(根据口音),男的一语不发,背对着我也看不到脸。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直觉:那个男的是中国人。于是我就一直抬头看他们,等他转过脸来。他一转脸,果然不出我所料,是中国人——这个倒不是什么刻板印象,而是一方水养一方人,脸部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

这个对话相当有趣。一个操新加坡口音的华语的新加坡人,对一个大陆来的中国人说“你学好华语”。这里面包含着许多有趣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什么是华语。从前修读“语言与社会”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做了一个研究是“新加坡人认为中国普通话是标准华语?还是只是口音不同?”(大意)记得我当时纠正过她说,中国太大,各地语音天差地别,所以在取证时要注意询问这个不同。同样的概念放在这里——首先,中国人未必讲标准普通话(标准华语);二,那女人口中的“华语”,未必是(或者说根本不是)标准普通话,而是指能听懂新加坡人华语,以及说让新加坡人明白的华语。

第二个问题,则是对生活的妥协。或许那个中国男子,说的其实是标准的普通话,但由于新加坡人不习惯(甚至不喜欢)这样的口音,使得两者之间有了隔阂。所以才有那个女子劝说男子“学好华语”一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新加坡出现,包括巴刹、咖啡店。为了讨生活,有时候也许不得不放低姿态,而说一种可能原本鄙夷的口音。记得日本节目“抢救贫穷大作战”中,一个印度人在日本开咖喱店,但是总是不成功,乃至穷极潦倒。后来节目找到他,要让他跟一个日本厨师学做“日本咖喱”。那种印度人“咖喱王国”自居的高傲与自尊,被痛苦的舍弃。放到语言和文化上,或许这种“屈尊”更有杀伤力。——即使不说屈尊,那种转变也多少带着迎合的姿态。

第三个问题,则是这两种人群之间的关系。在二战之前,旧国家认同(英国或中国)是影响本土归属感的原因,新加坡华人社会明显存在两大社群的分裂:土生华人与中国华侨。二战之后,随着新加坡国家归属感的提升,原来的出生地认同淡出,取而代之的确实受华文教育者与受英语教育者的对立局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华校的消失,教育上的分裂因素也开始退化。但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大批新(中国)移民的到来,是否会成为新加坡华人社会新的分裂因素?

[日子 (5-4 21:1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对准那女人的屁股,唰扔出你的小飞刀……[炮兵小周 (5-5 19:5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始页  [1]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