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昨晚去看了铜版画展展品并不算多,大约四五间房间的样子,这样正好,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一幅幅看过去,而不致于疲劳。对我来说,铜版画与其说是扣人心弦的艺术,倒不如说更接近一种精致的技术,科学、谨严、历久而且可以复制(虽然这和成批生产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如果就题材上说,印象里凡尔赛宫及一系列庆典纪念的画作非常有意思,精准的几何构图,繁密细致的场面以及里面不失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等等,都值得仔细赏玩;相比之下,部分仿拟经典作品的铜版画就没有那么有趣,J.L.David几幅新古典主义的作品还好一点,比如蒙娜丽莎就显得比原作单薄、粗糙、刻板很多,Delacroix的一幅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失真得近乎好笑……再至于缩在一个角落的寥寥几幅当代作品,呃,因我目前还没有能力看这样的画作,所以也无从置评。
此外,没想到这段时间周五晚上这么多人去美术馆,大概是因为特展平日8块钱的门票太贵了……人真的是多了一点,我看我应该换个时间再去一次,顺便去看曾梵志的画展。
[沈喑 (6-2 15: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曾梵志的画法还是很漂亮的哦。就是主题那个了一点儿。抽象画的好看都好看在纹理上,和中国写意画的笔触差不多的道理。所以即使他的表现内容很恶,他的功底还是有的。——唉,即便如此,我还是没胃口特地去看它,所以也等哪次去看铜版的时候顺便去看吧。。。[sarah (6-2 15: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引用 sarah:曾梵志的画法还是很漂亮的哦。就是主题那个了一点儿。抽象画的好看都好看在纹理上,和中国写意画的笔触差不多的道理。所以即使他的表现内...)但问题是,如果先看了铜版画就真的没有胃口再看曾樊志的东西了……我们昨晚就是这个感觉。确切地说,剩下来美术馆里面其他的东西,统统没有胃口再看了。
我这么说不尽是论断展览水平的高下,主要是口味调合,这就好像在吃了很好的一顿西餐之后,就不怎么有兴趣吃一碗赤豆元宵了——虽然赤豆元宵也可能是非常好吃的,比如南京秦淮河边上老字号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元宵羹……
我最近才得知,凭记者证可以免费参观所有国家文物局属下的博物馆,真是开心……
[沈喑 (6-2 16: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沈喑:但问题是,如果先看了铜版画就真的没有胃口再看曾樊志的东西了……我们昨晚就是这个感觉。确切地说,剩下来美术馆里面其他的东西,统统没...)嗯,我去试试看整天以试菜为工作的,这么混着吃也许还能将就。。[sarah (6-2 22:3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sarah:曾梵志的画法还是很漂亮的哦。就是主题那个了一点儿。抽象画的好看都好看在纹理上,和中国写意画的笔触差不多的道理。所以即使他的表现内...)值得去看看我觉得这些铜版画的线条很舒服,你仔细看可以注意到,很少用轮廓线,全部用线条粗细和密度控制光影关系。
里面一些小品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练素描排线时,一整天一整天地就是各种角度,各种密度的排线……有点枯燥,不过还是乐在其中 :)[庸人 (6-3 18: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庸人:值得去看看我觉得这些铜版画的线条很舒服,你仔细看可以注意到,很少用轮廓线,全部用线条粗细和密度控制光影关系。
里面一些小品让我回...)是啊。版画真是很牛的功夫,有些西方译著老版的书籍上的插图,构图之复杂造型之丰富精美,叹为观止。浮士德和巴黎圣母院的插图我都临摹过——当然仅限于临摹mm。福尔摩斯的各个版本的插图都不少,质量比起来差很多了,年代风格不同了吧。到现在,钢笔画这一行还是有人画非常非常繁琐的铜版画风格的作品的,有一次在天涯看到国内的学钢笔画的人贴出来自己的作品,很牛啊,一张画要费掉好多笔尖。。。T_T
我对伦勃朗的蚀刻版画有极大向往,还没有机会去找画册来看。
还有,我总是怀疑让初学画画的小孩子学习严格复杂的素描技能,当然基础是打得好,就是会不会抑制想象力啊?[sarah (6-3 19:4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真的值得一看的铜版画上华新网三个多月了(算是外人吧),今晚无意间第一次闲逛到本版,发现别有天地,人有同好,真的很开心.
前一周晚去的美术馆,本来是看曾的油画,到了铜版画馆就被吸引住了,太精美了,看完后到鱼尾狮去呆呆一人静静坐会,为的是那愉悦平静的心境多保持一会,不被闹市的喧嚣吞噬,像嚼了甘榄后细品它的味.
不是学艺术的,讲不出多少艺术特点.有一点感慨,这些画出自1650年左右(没记错吧?),那时他们用到的技术就那么精准了.
几乎每个星期都在本地几家画廊转转,人生乐趣也.[空空如也 (6-3 23:4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空空如也:真的值得一看的铜版画上华新网三个多月了(算是外人吧),今晚无意间第一次闲逛到本版,发现别有天地,人有同好,真的很开心.
前一周晚去的美�...)Welcome :)Sarah对这边的画廊很了解,或许你们很适宜切磋切磋呢
[沈喑 (6-4 10: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沈喑:Welcome :)Sarah对这边的画廊很了解,或许你们很适宜切磋切磋呢
)多谢斑竹还真希望有人多指教呐。小弟对绘画艺术没多数专业知识,寓于自小喜欢的玩票性质.
有人说本地是文化沙漠,但小弟看来能供欣赏的还真不少,早多年前就自己用脚走出一个“长长的画廊”,就是从莱佛士地铁站附近开始,漫步走来就有河畔大厦(现在只剩一位张姓油画家了〕--对面新闻艺术部大厦6间画廊(有时附近旧国会大厦也有画展或摄影展〕--亮阁的宣何文物画廊--美术馆--滑铁泸街的几家书画坊--新国家图书馆(有时也有各种艺术展览〕--南洋艺术学院画廊--百丽宫5楼画廊--义安城2楼的法国画廊,等等。再往下就是每年4月和10月两次苏富比和佳斯德艺术拍卖预展,分别在丽晶酒店和凯悦酒店,皆精品也,去年竟然还有纽约艺术拍卖会的印象派作品预展,哗!美极了。
一路逛来,边走边看,运动了躯体,休息了脑袋,养悦了眼睛,可说是名副其实的“美不胜收”之路,又几乎全免费(美术馆除外),这就是小弟常常用来解压的“秘方”。
很希望读到各位网友好推荐,和好心得。这里艺术专业人网友很多是吧,先拜个师![空空如也 (6-4 13: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空空如也:多谢斑竹还真希望有人多指教呐。小弟对绘画艺术没多数专业知识,寓于自小喜欢的玩票性质.
有人说本地是文化沙漠,但小弟看来能供欣赏的�...)这么说,咱们可能都遇见过呢。你所知道的画廊信息已经算是非常全的了。一定要补充呢,Ubi avenue 那儿有一个好藏之私人美术馆,有好东西。最近展览毕加索暴力画的那地方也常常有好东西。再就是如果你舍得跑路,在bedok附近有一个古楼画室,展出非常多本地作家的作品——事实上那边是一群本地画家的工作室,当然也包括大名鼎鼎的陈瑞献先生,和一些小名鼎鼎但仍旧可观的落魄艺术家们。
整间MICA(新闻艺术部大厦)里我唯一崇拜的就是Soobin International,那家常常展出惊人之前卫作品的画廊,暂不谈前卫作品价值观问题,这个话题太莫名了,单就那老板,蔡老先生,眼光狠,胆子大,路子宽,资历高,堪称本地画坛传奇之一,走起路都有仙风道骨之韵。不过老先生不大理会本地艺术家的作品,一心都在咱们国内的新老画家们身上,哈哈哈哈。[sarah (6-5 0: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sarah:这么说,咱们可能都遇见过呢。你所知道的画廊信息已经算是非常全的了。一定要补充呢,Ubi avenue 那儿有一个好藏之私人美术馆,有好东西�...)“那简直是一定的了”楼上空空如也说的确是非常好的解压之道,我想起,如果只在一间大博物馆里面走来走去,一幅接一幅地看,最终结果是不可能解压的,注定是更加疲劳、身心俱疲……
什么时候我也要多去逛逛画廊……嗯,此外我也需要恶补现当代艺术,在马蒂斯后,除个别现当代艺术家(比如高行健、朱铭、林风眠等),我就觉得自己简直是白痴啊。。
(但我忍不住要说一句,陈瑞献同学的书画名声之盛,除了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理由外,也显示还有相当多另外一类的白痴存在。)
[沈喑 (6-5 9: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沈喑:“那简直是一定的了”楼上空空如也说的确是非常好的解压之道,我想起,如果只在一间大博物馆里面走来走去,一幅接一幅地看,最终结果是不...)我在画廊逗留都不长时间的,看了就跑哈哈,总是看而不买,我都有点怕见画廊主了。
Sarah 说的是,Ubi那间藏了很多吴冠中的精品是吧,我还没去过(因为不驾车,怕找不到那地方〕,古楼画室也不知道这么去?还有河边的这间正展出毕加索的版画收藏室也没去过呢,惭愧,只闻其名未临其境.
说到斯民画廊,有件趣事。去年11月我去昆明,找到创库,见到一位画家好像姓金,谈了很久而且看上他的画,大幅油画,写生的。看上它并非想来收藏,是打算买来挂在自己家里墙上,那色彩好看,红红绿绿的挺抢眼,有点野兽派味道。在国内看过的画家,我觉得以云南画家最和南洋风格接近,色彩浓烈 (不知道这样讲对不对?〕。问价钱他说国内人买RMB6000,拿到国外就是US$6000.又说下个月就去新加坡了,问哪家画廊,答“新加坡最大的斯民画廊”,吓得我不敢再言,但画还是没买。
今年1月,他还真就来了,我去斯民看了,怕他认出我来,下次再去昆明是不给国内价,哈,还好他没记性,不认得了。[空空如也 (6-5 12: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沈喑:“那简直是一定的了”楼上空空如也说的确是非常好的解压之道,我想起,如果只在一间大博物馆里面走来走去,一幅接一幅地看,最终结果是不...)恶补了斑竹和sarah从前的几幅好帖,sarah真是对绘画艺术造诣颇深,沈暗斑竹对表演艺术是行家,是吧?将来还真要多多请教!
而我的水平只是业余爱好级,从前有几年因为喜欢写写文字,混稿费,就给<南洋艺术>投过不少稿,亏得国内来的高人不太看这期刊,我那些文字花胡里梢得没半点真功底,行家是一眼就看穿的的,自己都脸红的,哈,现在改版后再不敢去投了。
音乐会还是有好的就去听,和看画廊是一个道理,享受人生,减压身心。本地音乐会很多世界级水准的,票太贵的话就买三楼的,自己安慰自己说,从前英国真正懂艺术的平民都是买不其前排贵族位子的,哈,但我是即买不起太贵位子的,也不真正懂艺术,又想过点有“品味”生活,高不成低不就的,哈。。。[空空如也 (6-5 13: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空空如也:恶补了斑竹和sarah从前的几幅好帖,sarah真是对绘画艺术造诣颇深,沈暗斑竹对表演艺术是行家,是吧?将来还真要多多请教!
而我的水平只...)汗……表演艺术,我哪里懂得……真正比较了解这一方面的是雁南(专业剧场演员)和香陵居士(中国戏曲)。
我的兴趣所在是文学、哲学和宗教;此外,对西方艺术、电影和养生也很感兴趣。
最后(这个我澄清过n次了,但因为你是新来的所以不得不再澄清一下),我的ID不是“沈暗”,注意“喑”字中间没有一横的,唉,这个每每出现的还是华新字体的问题……
[沈喑 (6-5 17: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沈喑:汗……表演艺术,我哪里懂得……真正比较了解这一方面的是雁南(专业剧场演员)和香陵居士(中国戏曲)。
我的兴趣所在是文学、哲学和宗...)据我所知香陵居士不仅知道戏曲,还知道曲艺。
雁南不仅表演,还会写作。
沈喑不仅对上述感兴趣,还会做菜。
真不错![materialist (6-5 17:2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sarah:这么说,咱们可能都遇见过呢。你所知道的画廊信息已经算是非常全的了。一定要补充呢,Ubi avenue 那儿有一个好藏之私人美术馆,有好东西�...)斯民是个好画廊,斯民画廊的作品确实另类,蔡老先生看中的新生代画家,很多后来都红透拍卖行,说明老先生还真有眼光。
但说实话,有些我一时还接收不来,这可能和年龄经历有关:) 就比如今年春节那会儿展出的谁的人物(?画家就想不起来〕,进门正对着观众就是比真人还大的裸体老头,老头裸体也就如此如此吧,但不懂的是干吗老头冲着全体观众在撒尿,这。。。画有人买吗?哈,我一时脑力不够用。
哦,当可以说,一切现代艺术是从杜尚的那个男小便器发端的,我也是慢慢在习惯现代艺术,并很慢很慢地但确确实实地喜欢上现在艺术,只是要我喜欢这幅老头。。,还暂时脑筋转不过来。哈哈,艺术![空空如也 (6-5 17: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沈喑:汗……表演艺术,我哪里懂得……真正比较了解这一方面的是雁南(专业剧场演员)和香陵居士(中国戏曲)。 我的兴趣所在是文学、哲学和宗...)是“旧曾暗”的那个 AN 吗?如果弄错了真是对不起![空空如也 (6-5 17: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空空如也:是“旧曾暗”的那个 AN 吗?如果弄错了真是对不起!)Nope...喑 yin1
没关系,这样的误会出现过n次了……
[沈喑 (6-5 20: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空空如也:我在画廊逗留都不长时间的,看了就跑哈哈,总是看而不买,我都有点怕见画廊主了。
Sarah 说的是,Ubi那间藏了很多吴冠中的精品是吧,我�...)sigh, 要是买了可就赚了。。。云南画家我不了解了,除了一个丁绍光似乎是画云南的,高级装饰画亚。。。
其实你在画廊里是看不到多少本地老画家的作品的吧,市场小,要价高,很多画廊宁可跑去中国找画家便宜价格“批发”一批一批地过来。
年轻的画家呢就更加没有南洋的味道咯,因为他们小时候,本地已经没有农村了。T_T[sarah (6-6 2: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沈喑:“那简直是一定的了”楼上空空如也说的确是非常好的解压之道,我想起,如果只在一间大博物馆里面走来走去,一幅接一幅地看,最终结果是不...)哎。。。这世界就是这个道道儿一言以敝呢,就是画家们常常摆在嘴边的:有钱的人不懂画,懂画的人没有钱。
现当代艺术之奥妙真是天书一样啊。。。得读了看,看了读,读了再看,看了再读,慢慢地有一天突然“悟”一点儿,然后又有一天突然又“悟”一点儿,然后再发现以前“悟”的好像不对……
100年内的艺术,对我们仍然是雾里看花,这和100年的服装时尚也差不多,你想,那么多设计师,凭什么就那么几个出头呢?凭啥子呢?有多好看呢?这点功课就有的做的了。。。T_T[sarah (6-6 2: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