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a stranger at home】暴力的爱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柯思仁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0) 发表:2008-05-05 21:51:45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原创文学】【a stranger at home】暴力的爱


暴力的爱——多么吊诡的表述。所谓吊诡,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充满矛盾,内在的意涵却有某种真实性。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受到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经验所形塑,对于某些超出这些经验的事物,可能就会不甚理解,或者难以理解,而认为是不可理喻的矛盾。如果抛开这种固定的认知模式,就可能发现新的真实性。

譬如说,人们往往无法理解为什么爱的表现可以是暴力行为。当你在爱着一个对象的时候,你对他╱她所展示的爱的行为,总是被爱所浸濡,总是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当某一种超出常规的状况出现,这种爱,尤其是当你爱得非常深刻,很可能就会以暴力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对那个被爱的对象或者别人,将遭受以爱为名的暴力对待。

如果,爱,是一种集体意识,譬如说爱国,这个集体之中的爱意互相影响激荡,很可能表现出来的暴力的强度,会以倍数增加,终致对被爱的对象与周边的人造成破坏的结果。人类历史上,这种以爱为名的暴力行为,我们还会陌生吗?

不过,有一些暴力的爱,并不是那么容易看得出暴力的性质。譬如说,以国民教育为名的行动,是一种具有压抑性质的“理性”暴力。国民教育的进行,向人们灌输爱国的意识,往往要求人们对于爱的对象毫无条件、毫无批判地接受。爱国,只有“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爱国?”的问题,而没有“可以不可以不爱国?”的问题。那些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稍为有所迟疑的人,很轻易地就会被爱国的非理性集体意识,以理性为名,标签为“叛徒”。

爱国的方式和理由,可以运用理性和批判性的方式来进行辩论。可是,爱国的底线,是对于所爱之国,必须非理性和放弃批判性地接受。89年前的今天,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生。现在还在进行的西藏事件,也是同样的性质。可是,我爱的“国”是你说的“国”吗?无论是哪一个“国”,我可以不可以通通不爱?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人们在重新省视五四运动时,可以运用比较批判性的方式。这种做法,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时过境迁之后,可能行使暴力的个人或集体已经不存在,他们的暴力行为也就无法发挥作用。时间和空间,是最有效的批判工具。

上个月,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放映了一部1960年摄制的《狮子城》,据称是新加坡第一部华语电影。那个年代,是反殖与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的时代,也是左翼思潮盛行的时代。在这种历史语境中,爱国的意识往往最热烈也最不诉之于批判性。观众看到电影中所表现的主要故事,是一个工人阶级的女子和工厂少东之间的恋爱。1960年代后期的文艺作品中常常展现阶级斗争意识,工人和富商这两种阶级是本质上对立的,分别来自这两个阶级的男女,是不可能结合。《狮子城》中来自不同阶级的男女,最后却有情人终成眷属。

很明显的,这是一个充满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有意思的是,《狮子城》的爱情故事中,却穿插了好几个与情节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的片段。有一场是老师上课的情形,电影中运用巨大的篇幅,让老师讲述新加坡的地理、社会、种族等等细节。爱国意识通过教师的讲课,具体而微地向学生也向观众灌输。另一场是一个大概八九岁的女孩在家里一面做功课,一面唱歌。她唱的歌,是新加坡国歌。女孩差不多要唱完时,妈妈出来叫她睡觉,她说,还要唱一下,而不是说要把功课做完。这时,爱国的表现超越了一般认知的理性。接近尾声时,一家人围着收音机收听大选(1959年)的结果。广播中播出了好几个选区人民行动党获胜的消息,听广播的人显得非常兴奋,说选的是为人民做事的政党。

坦白说,《狮子城》的剧本并不好,既老套又牵强。上面所说的情节,穿插在跨越阶级的爱情故事中,看不出太多的动机与合理性。可是,观众却又感受到电影中传达的充满热情与期望的爱国意识。爱国,竟然可以通过这种温柔而又感性的方式,强行嵌入一个恋爱故事,这难道不是一种暴力吗?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新加坡人,也许认为我的看法太过暴力。也是因为时间所带来的距离,我能够感性地理解那个时代,却也能够批判性地对待爱国意识所形成的暴力。


所有文章原载于blog:http://solidair23.blogspot.com/ 柯思仁版权所有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sarah (等级:6 - 驾轻就熟,发帖:5796) 发表:2008-06-19 23:20:08  2楼
顶上来。
读过了有些时日了,回味了几次,越来越有共鸣。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terialist (等级:17 - 华新水桶,发帖:21109) 发表:2008-06-19 23:44:58  3楼
顶上来。读过了有些时日了,回味了几次,越来越有共鸣。
恩,我觉得你说得挺在理,那个印度人像牛群的也总这么说。所以我写个帖子学他。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ool (等级:11 - 出神入化,发帖:5183) 发表:2008-06-20 10:21:14  4楼
不觉得有暴力的爱一说
如果从国家的层次来讲。那只能说是主义,譬如说: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所谓主义,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思想,一种主义必有一种思想。第二是信仰,有了思想,才能发展出信仰。最后是力量,有了信仰就会产生力量。
我觉得柯兄文中的暴力的爱,是主义中信仰和力量的结合。而并非爱。

我个人觉得,爱国主义,只是国家主义或者沙文主义的一种美化名称。最多是人的表现型与在爱情中的人的表现型相似而已。就像很多病都会有相同或者相似症状产生。

真正的爱,不可能是暴力的,暴力的爱是病态的,暴力的主义是确实存在的。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simomo (等级:11 - 出神入化,发帖:7954) 发表:2008-06-20 11:14:03  5楼
这个“暴力”和我们通常用的“QJ”一样是引喻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