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
经验: 8057
等级:
13 举世无双
资产: 15231 华新币
发贴: 12174
在线: 54547.2 小时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6年了,自己还那样。
@@@@@@@@@@@@@节选@@@@@@@@@@@@@@@
到底是新加坡没有好房子还是我们的标准太过苛刻?看看我们曾经给中介列出的条件:
第一, 房子本身要离地铁站近,步行5分钟以内,如果这段步行都在有遮挡的地方最好(新加坡经常下雨,而且狂大,有时雨伞都遮不全),如果在空调环境下就更完美了 (老公怕热,走路在露天地容易出汗)。
第二, 房子所在的区域要离至少一人的工作单位近。地铁里面的时间能控制在20分钟内最好。
第三, 房龄不要太老,最好是2000年以后的房子。客厅有落地窗更好。
第四, 高层(8层以上),无遮挡,能看到绿色最好。
第五, 角落(没有窗户冲着公共走廊的那种)。
第六, 离各种生活设施,比如超市,运动场要近。
第七, 安静,也就是意味着不能守着大马路或者公交车站。
第八, 朝向,最好没有西晒。
第九, 里面的装修,尤其是地板要保持的好,因为我们不想重新弄地板了。别的装修当然越好越好,尤其是厨房。
第十, 不可以太贵。比如现金部分不超过xxxx, 总价部分不超过xxxx.
第十一, 不喜欢马来或印度房主。因为他们的房子都装饰的怪怪的,还一股味道。
这上面的诸多条件,基本涵盖了我们对房子硬件要求的所有重要方面,里面的装修等等我们没有要求,或者说也不敢有什么奢望。饶是这样,已经让我们的中介很头疼了。所以,从来没指望能找到符合所有条件的房子,梦中情房只配在白日梦里,或者在我们一夜暴富后出现。在看房屡屡不中意的时候不得不忍痛妥协,发现放开一些条件选择就会多很多,比如第三和第六。当然也有决不妥协的,比如第一第二和第五。
我很喜欢上面这种列表的方式,还有比如pros and cons的那种总结,让事实说话。最初一定是都想要,慢慢的实践就懂得取舍,选最重要的。其中这个最重要的还随着时间变来变去,我们考虑过买80年代的房子,也想过不是角落的房子,考虑过需要坐车2站才到地铁的房子,也动心过3楼的房子。时间越长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是我第一次悟出过程也是很重要的道理。
我觉得买房就像找对象,最初都是抱有美好幻想的,不断的遭遇现实后不得不修正幻想,找最接近幻想的替代品,有的心急了,胡乱凑合一个骑白马的唐僧,有的矢志不渝,于是孤老一生。还好,买房没那么严重,等不及的最多是住的将就点或者多花两个钱,一根筋的最多是晚住个一两年。
我想我算幸运的吧,遇到了骑白马的黑王子,给我买下了符合上面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的房子。
(未完待续)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