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CNA market talk 里面有一则新闻关于cosco的 (转贴)
所在版块:狮城财经 发贴时间:2009-07-29 11:01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中远船务“海工学新加坡”
编辑:国际船舶网 发布时间:2009-7-28 7:37:55

在国际造船行业,中远船务与“吉宝”、“裕廊”或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巨头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实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这个后起之秀却在近两三年时间里,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发起了对老牌造船巨头们的挑战。领导这个年轻企业的,是同样年轻的王兴如。

  2001年6月,王兴如走马上任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时,这位年仅36岁的山东汉子,成为当时中远集团中最年轻的二级企业总经理。在执掌中远船务之前,他曾先后担任过中远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南通中远船务工程公司总经理等要职。在人才济济的中国远洋集团,王兴如被称作“少帅”。

  8年前,中远船务刚成立时,销售收入不过10亿元人民币(2亿1000万新元),公司整合了三家修船厂,“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修船集团”。王兴如用了2-3年时间整合了内部资源,之后在修船方面推进了很多创新。

  当时,中远船务的市场策略定位为“先外后内”,即先把国外的市场做好,然后再找中国客户。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有效。

  从2004开始,经过短短3年,公司的修船业务就做到了50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07年又翻了一番,达到了100亿,当年的利润也做到了20多亿。当时在船舶的常规修理方面,中远船务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不过,王兴如并不看好修船行业的长期前景。在他看来,尽管修船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就业,但修船产业的技术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更让他担心的是,由于修船业进入行业景气周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涌入到这一行业中。

  当时王兴如就想,中远船务一定要加快考虑产品的转型。

边接单边转型

  王兴如说,在跟一些客户洽谈之后发现,一个海工项目造价有的多则6、7亿美元,少则也要一两亿美元,而修船一般只有几百万人民币,最多也就是几千万。很明显,造船业的利润率更高,潜力更大。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对的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人才,我们就无从谈起。”

  从2006年中开始,中远船务决定同时向海洋工程设备建造和造船方向转型。第一步,先从海工产品做起。在这个细分子行业,新加坡的实力是最强的。

  于是,王兴如说,“我们就考虑从新加坡引进人才,如果引进了新加坡海工方面的人才,就意味着我们一步到位地引进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在引进新加坡海工人才之后,也就相应地引进了新加坡的设计模式、管理模式等等,甚至还包括客户,因为这个圈子是很小的”。王兴如的策略是边接单边转型。

  他的胆子很大,当时几乎空着手就拿到了几个大单,而且都是高技术含量的。单子接了之后,反过来再去新加坡招人。

  截至目前,中远船务从新加坡招聘了大约30位设计及建造方面的人才。有了国外的顶级人才加盟,很多国内船厂的技术骨干也慕名而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中远船务就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技术和建造团队。

  同时,在造船方面,因为韩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当时中远船务就引入了十几个韩国人。而且,他们还利用一些机会跟韩国造船公司成立设计团队,并推行韩国的造船管理模式,“接起订单来就更容易一些”。

  在2007年、2008年两年时间,中远船务在海工和造船方面,共接到了约90亿美元(130亿新元)的订单,技术团队扩展到1300多人。它的技术特点也很明显,就是“造船学韩国,海工学新加坡”。

订单接连不断

  王兴如说,中远船务的订单现在已经接到了2012年。造船方面,订单在2012年之前不需要再接;而海工方面,现在正扩展生产能力,同时减少修船量。“我们去年修船销售收入为90亿,如果没有产品转型的话,现在看来肯定要亏损的,或者要裁员,但是由于我们成功转型,现在海工产品订单非常多。”

目前,公司在手的海工订单总额为12亿美元。

---------------

More clues of COSCO's 2009Q2 profits...

Cosco's transformation from a leader in low-profit ship repairs to shipbuilding (learn from S. Korea) and marine engineering (learn from Singapore) allows it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ship repairs.

If they were to rely on ship repairs alone, they would be in the red. Cosco has been cutting down on ship repairs, which brings far lesser profits than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Their order books are still filled up to 2012. Despite cancellations and timeline variations for shipbuilding,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m to get any more contracts.

Order book of marine engineering projects currently total US$1.2bn.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请教A兄及各位,FrasersComm多少跑掉合适? mkx1   (16 bytes , 565reads )
cosco什么似乎后跑掉合适? mkx1   (12 bytes , 229reads )
要跑的时候说一声,估计又要砸一个点。 凯文   (0 bytes , 169reads )
什么时候公布业绩? mkx1   (0 bytes , 187reads )
中远发盈利警告 Titan   (93 bytes , 252reads )
这个估计也是中远cancel 了 cosco 的几个单子的主要原因! drys   (0 bytes , 248reads )
这不是亏损么?怎么是盈利警告? sogie   (0 bytes , 159reads )
貌似大家对他的业绩都很期待啊,正在疯狂的抢购! drys   (0 bytes , 188reads )
看到 CNA market talk 里面有一则新闻关于cosco的 (转贴) drys   (3806 bytes , 399reads )
八月3号。 o_o   (0 bytes , 161reads )
谢谢 mkx1   (0 bytes , 165reads )
... mkx1   (0 bytes , 146reads )
cosco没前途,没敢进 sogie   (0 bytes , 186reads )
3.00 drys   (0 bytes , 233reads )
Genting多少跑掉合适? mkx1   (15 bytes , 237reads )
what happened to genting? delay   (0 bytes , 199reads )
野村证券给的目标价位是0。98 delay   (0 bytes , 173reads )
野村有没有给cosco一个目标价位? drys   (0 bytes , 234reads )
i didn't see any... delay   (0 bytes , 160reads )
X
close clearbox
stop slideshowstart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