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我已经来新加坡若干年,在这里读书,工作。
已经在新加坡工作近三年,明年希望约满离职,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希望我的另一半阳光,爱运动,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亦如我对生活的态度--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我自己比较喜欢旅游,和朋友旅游,亦独自一人流浪台湾西部,漫游香港,游走澳门,今年三月份花了半个月从深圳飘到沈阳。我是梦想家,也是行动者,一路上,有惊喜,有发现,也有困难,但是每次游玩,总是感激这些有乐有苦的日子。
一直,生活给了太多惊喜,刚来坡国一年,学生申请永久居民时,顺利通过;三年后,欲申请公民,同事劝我不要白费力,能拿到的机会是零,结果依然通过,入籍新加坡
今天我来了,希望在多数人认为网上交友不靠谱的情况下,能够认识有缘的你。年龄越来越大,有过简单的感情经历,我真心希望,将来你能陪着我看世界,一起制定我们的旅游计划。我的wechat ID,sweetsmurf
我顺便贴我自己几年前写的一篇日志,希望你能了解我痴迷相册照片的原因。
每次回国,都努力学习影楼的各项技能,现在能自己做各种水晶相册,相框,希望能有自己的工作室。
二月八号,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日子,那天,我以为像我以前做义工那样,只是去帮助,看望那些独居的孤寡老人。我喜欢和老人相处,那种感觉像是回到和我的外公外婆相处的日子。
二月八号,早上,我和好友去看望一位独居老人,他是新加坡独居老人的典型代表,子女均已成家,住在临近,每个月的生活靠政府微薄的养老金,生活过的很拮据。以前我在孤儿院做过义工,在智障学校帮助残疾人也是两年有余,每次我都是带着怜悯的心情去的,这次也不例外。我曾经去探访过别的孤寡老人,住在阴暗的房子里,让人很心疼。
那天,我们到了老人的家,老人的家是典型的三居室组屋,刚刚到门外,我就被阳台上繁茂的花草给镇住了,那些花草真的只能用茂盛来形容了。脱了鞋,进屋,老人住的屋子特别的干净,整洁,干净的瓷砖上一根头发也找不到,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位新加坡老人的家,整个家虽然简洁却不失温馨。
我和好友去看他,老人非常开心,茶几上早已摆满了为我们准备的小吃,在聊天时,我瞅见了挂在墙上的他太太的遗照,老人顺着我视线的方向,说那是我的太太,去年刚刚去世。后来老人似乎想起来什么,问我,要不要看看他太太的照片,我连忙点头。老人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向里屋,看着老人行动不便,我尾随老人去搬相簿。在里屋,老人翻出了很多的相册,我们把相册搬到客厅,细细地瞅起来。老人坐在我边上,为我解释。我被这些相册惊住了,被他们结婚时的照片迷住了,老人那时是特别帅气的小伙,他的太太是特别文静的小姑娘,照片上那个斯文的小姑娘像极了胡蝶,那个名噪一时的民国女星。翻着照片,我在想,1956的中国正在大跃进,一般的老百姓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在新加坡,普通人却能有这样时尚的结婚仪式,还有这么多的照片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刻,而在中国,这些照片可能只会在上海的上流社会才有吧。
我一张一张地翻着照片,仿佛在翻看历史,在一张大大的神态照面前,我停住了,那张照片只是他太太的一个半身照,特别的美,发型,衣服,眼神,都在传递一种神韵,一种无以言表的美。照片背面,写着他太太的名字和年龄。我抬头问道,看着这些照片,你想她吗?老人说,就是不看照片,我也会常常想起她来。这句话,刻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就是不看照片,我也会常常想起她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动不已。这种经历了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感情,着实让我羡慕不已。
看完照片,我们一起吃了午餐,在回去的路上,我一个人呆呆地望着车外,好友捅了我一下,发什么呆呢?我说:还在回味刚刚看照片时的感动,回到中国,我也要照一组这样的照片,留给我的老公。如果有机会,我想带着和我结婚的男生去看望这位老人。
这次回国,我告诉妈妈我要去影楼拍一套个人写真,妈妈不解,你不是自己有照相机吗?为什么还要花几百块钱去影楼照呢?我告诉妈妈,这组照片是要给和我过一辈子的那个人的。
我刚刚过完我的24岁生日,在此时,拍下这些照片,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可能,我想每年我都要抽时间去拍一套这样的照片,留下来,老了以后,两个人能够一起看着照片回忆当年的琐事,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如果说我二十四岁,有什么心愿,那就是找到这个人,一起携手,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