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丁博于1985年出生,2004年他以近700分的成绩入读清华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取得能源与资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再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8年,他又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硕士;之后他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1. NTU 博士毕业, 如果想要留在本地 NTU, NUS 任教职, 前往 美国顶尖高校完成博士后,发表几篇顶刊或许才有机会。 而丁又去牛津读了个硕士,这是什么操作?
2. 硕士毕业后回到新加坡,加入NUS, 估计是 RF 职位。 学校里的RF,流动性相当强。 PI 项目有经费, 可以继续雇佣。 但是如果项目完成没有后续, 那只能走人。
3, 2024年项目结束没有续约,此时丁已经接近40. 对于PI 而言, 新项目雇佣RF最好还是找刚毕业的博士,有冲劲。而类似丁博这样资历比较深的人员,反而会有顾虑。 而丁此时再加入本地工业界,也不是易事,尤其是要找到专业匹配的企业。 而要投简历给Poly 当老师, 如今基本是公民优先,PR 的机会也是很少。这也是丁博投简历屡屡碰壁的原因。
总体而言,职业规划还是非常重要。.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