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英校生的华文教育变迁
所在版块:心情闲聊 发贴时间:2024-11-03 11:14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二战前的英校是不学习华文的,难怪当时的英校生比如李光耀都完全不懂华语华文。二战结束英国再回来后,开始着手在英校引入第二语文。1947年开始有部分英校开办华文选修课。

1956年的林有福政府《各党派华文教育报告书》建议英校也教授不同种族学生的母语。1957年政府正式接纳上述报告书。让华文科目在英文学校有了一席之地,但只具选修科身份,学生依然可以在华文和马来文之间自由选择,因此有不少英校的华族或印族学生选择马来文作为第二种语文。

195963日新加坡正式成为自治邦,规定所有语文源流学校在小学阶段都必须学习三种语文(这里不清楚是否马来族学生也要学华语)。华文成为英校小学的必修课。英校的华语教育相对难度较低,偏重口语交流,而华校的华语偏重文化传承。1964年英文小学华文课本,要求学生掌握2068个最常用的汉字,同时期的华小要求生字数量3000字左右。

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而独立后,学校不再强制非马来学生修读马来文。1966年双语政策落实,教育部规定各语文源流的中一学生必须修读第二种语文,但不做会考要求。

1969年,中四GCE ‘O’ 水准会考首次把第二语文列为考试科目,华文(第二语文)正式成了英校初中华族学生的必修必考科目。同年,小六离校考试(PSLE)增加了第二语文的口试项目。

1973年,GCE’A’水准会考(相当于国内的高考)首次推出华文、马来文与淡米尔文作为第二语文的卷子,但没有规定考生必须参试。

1979年是新加坡教育变革的重要年头。《吴庆瑞报告书》规定是年入学的小一学生必须修读母语作为第二语文,这意味着英文小学的华族学生不得再以马来文作为替代科目,而必须以华文作为第二语文。同时对初中升高中第二语文成绩提出了要求。报告书也规定,1979/1980年度报读本地大学的学生,母语的水平必须达标,母语科目因而具备了升学功能

1980年,教育部进一步强制高中华族学生修读第二语文(副修水准)的华文科目。

1987年新加坡所有的学校统一源流,以英文为第一语言和(除母语外)各科教学语言,母语为第二语文。

此后,规则再次修改,凡是中学修读高级华文并考取某个等级的学生,升读初级学院时可免修华文。原先,学生要从中学升初院、初院升大学,他的华文成绩必须达标。2004年,高中华文的升学计分功能被取消。

以上内容来自网上这片文章,有兴趣的人可以详细去读。

https://xinguozhi.wordpress.com/2019/09/25/华文成为英校科目的历史进程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4-11-03 22:00:01。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新加坡英校生的华文教育变迁 山水   (6597 bytes , 316reads )
英校也是从单语学校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山水   (378 bytes , 10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