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在全球肆虐已超过一年,虽然在各国争相研发的情况下,已有好几款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不同国家批准紧急使用,但目前疫苗供应仍然严重短缺和不平均,很多国家都无法获得分配,因此要在一两年内在全球控制疫情,看来希望相当渺茫。
几款疫苗能在疫情暴发后一年之内就问世,研发速度前所未见,这主要是好些国家采取了风险分担的策略,为研发机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本来这应是全人类的福音,但令人扼腕的是疫苗迅速变成了大国的外交工具,出现了所谓的疫苗民族主义。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冷战激烈,然而,两大超强却能基于造福全人类的初衷,共同出力研发,并普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天花疫苗。这个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消灭天花运动,终于在1980年达成目标,是大国合作为善的典范。
因此,令人疑惑的是,在世界面对冠病这一世纪瘟疫的危机时刻,为什么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竟然无法一致抗疫,不仅在病源问题上相互甩锅,还把疫苗武器化,致使世界陷入更加支离破碎的境地,也形成人类自作的抗疫困局。
冠病的传染性和对世界经济的破坏,较之天花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今天发达国家在医学领域所具备的科研能力,比起半个世纪前也已有巨大的飞跃,如果能虔诚合作,共同抗疫,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快速度生产和分配疫苗,使所有国家受惠,也可让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疫苗原本应该是世界公共产品,然而,事实是有能力研发疫苗的国家不只没有这么做,还反其道而行,利用疫苗划分地盘,只用自家的疫苗而完全排斥他国的疫苗,试图以此彰显各自的影响力,有者甚至禁止疫苗原材料出口,只求自保。这造成世界疫苗供应的人为瓶颈。其一,是生产缓慢,形成供求的巨大差距,即使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疫苗获取机制(COVAX)也因此无法如期给贫困国家输送疫苗。其二,是疫苗民族主义猖獗,阻碍了各国进行应有的合作。
冠病蹂躏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通力合作抗疫是客观需要。比方,在疫苗的生产上各国其实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本月初,美国总统拜登就出手干预,要求国内制药业龙头默克公司协助竞争对手强生生产疫苗,以尽快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合则两利的安排,但让人不禁要问,既然可以促成国内公司的合作,为什么不能进一步促成国际间的合作?
随着全球接种冠病疫苗的人数增加,不少国家开始讨论起“疫苗护照”,将接种疫苗作为入境其他国家时免除隔离的条件。这说明世界各国都一致希望通过普遍接种疫苗控制疫情,尽快重振经济,特别是遭受最严重打击的旅游业。疫苗让人看到了希望,但是,这方面的努力看来也要遭遇重重障碍。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在缺乏国际领导力和互信的情况下,大国各自为政,并以别人使用本国生产的疫苗为达成合作的先决条件。这其实给所有使用不同疫苗的国家都带来了问题。到底应该依循什么准绳,将成为最大的拦路虎。
以本地区国家而言,相信大家都和我国一样,有着利用“疫苗护照”或其他类似安排建立“旅游泡泡”的迫切需要,但大家所使用的疫苗不同,即便要达成双边安排恐怕也煞费周章。最理想的情况,是大家所采用的不同疫苗,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列入紧急使用清单。但除非这样的情况能在短期内出现,否则“疫苗护照”也就难以落实。
以上种种说明世界面对诸多难以排除的抗疫障碍,各国领导人必须尽快找回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全人类的福祉为重,虔诚合作,而不是继续互相倾轧,才能走出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