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不要被害妄想,不要扯管理层关系,不要往舆论受限的政治方向去靠,不要把长久的积怨过度简化成个体偶然事件,不要试图拉拢别人一道摆出受害者姿态仿佛“得罪人”的人多了就可以normalize自己的境遇。
ban全站不是解决的办法,自制力才是。
真的,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拿掉什么版不版主的标签,脱离虚拟社区的环境,不喜欢你的人还是不喜欢你啊。其实别人挤没挤兑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自己吗?
知道你不会听进去多少,就当我手痒做科普吧。
把找骂的时间花在多学点知识上,会不会更好?
-------------------以下为转载---------------------
1:
https://wenku.baidu.com/view/becee80116fc700abb68fcfd.html
2: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LI-Chang/
社会认同(social approval), 与吸引他人的注意力(attention-seeking),以及寻求赞赏(admiration-seeking) 是近年来吸引研究者们注意力的范围。随着近年来自我心理学热的兴起,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自我(self)以及人格(personality)的培养,发展和整合的研究上,因为我们社会的种种毛病问题都是人造成的,而自我和人格没有发展整合好的人往往给自己给他人,给婚姻,给家庭,给社会造成诸多的不便、问题、矛盾及冲突。比如说有“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人,就有上述的诸多问题。寻求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就是这里涉及到的人格心态的一部分。
公正地说,需要社会认同感几乎人人有之,除了Autism, Asperger Syndrome,以及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译为:“自闭症”,“Asperger综合症”以及“精神分裂病样人格障碍/病症”,这些病症的核心是不具有社交能力以及不明白社会交流中的含意)的人以外。我们需要他人承认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说认可我们是可以交往的朋友,认可我们在某些方面具有长处或优点。也就是说,社会认同是一种心理需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增加亲和力,也可以协助我们以和谐的方式融入社会。
社会认同也指我们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和自我形象,需要他人的认同、赞赏和鼓励。如果身边的人给予的是拒绝、否认、贬低和瞧不起,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就可以给否定掉,他的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比如说,要培养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他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也就是说,培养一个孩子的核心是要建立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个基础打好了,他才能在今后生活中去面临生活的各种挑战和艰难,才能成不骄,败不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帮助孩子建立好自尊心和自信心,关键是家人的认同和鼓励。我历来认为打骂贬低孩子的父母是在心理上犯罪,因为这种行为将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前途。自信心低下的孩子成长以后多半与焦虑,惊恐为伴,不敢闯,不敢尝试,不要说去闯荡事业,恐怕连想请喜欢的女孩子一块去看个电影,跳个舞的勇气都没有。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会有诸多的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可能会给自己、家人、社会造成问题和痛苦。
虽然我们说需要社会认同是人人具有的心态,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被社会认同是其生活的核心,因为这类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被他人认同和欣赏,最重要的,是被他人羡慕。如有朝一日我衣锦还乡,或住上大房,或开上名车,或有金钱权力去拥有数位情人,我被社会认同或承认的感觉就满足了。
这里有两层意义:其一是说到底,当这种需要社会认同的心态被推到极端时,一个人活着,就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做样子给他人看而活着。笔者知道有的人负债累累,但一定要买上一辆豪华敞篷跑车,他做人最大的享受是开车出去兜风,从别人投过来的羡慕眼光中得到满足。这本来是经不起现实生活考验的虚荣心,却被扭曲为人生的自豪。这种人不仅自己活着累,也牵连家人受罪。
在同一事物的另一方面,这种强烈的需要认同的心态,说到底,是强烈的心理上的“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在作怪。自卑情结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眼高手低,由于自信心低下,奋斗精神、踏实精神不足,到头来多半没多大出息。自卑情结强的人,往往也有很强烈地需要社会的认同,需要在心理上将自卑情结转化为“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 。 最常见的就是那些成天在网上发帖子发批评,讽刺挖苦他人以抬高自己的那类“网上英雄”(见笔者有关的同名文章)。他最大的心理满足还不仅仅是在践踏他人上面,还在于他的奇谈怪论歪理还会赢得少数人的喝彩赞同,这时他那种需要被他人认同的心态,就得到了扭曲的满足。这同时也是一种消极强化机制(negative reinforcement),其结果是这种人可能以更刻薄、更恶毒的语言去抨击他人,以换取那些无聊、廉价的捧场。记得莎士比亚说过大意如下的话,一句中肯的批评胜过满场浅薄捧场的掌声。而那些把社会认同心态推向极端的人,要得就是那满场浅薄捧场的掌声。
这里又涉及到人心理上的一个核心概念:一般人会认为,自信心低下的人,不安全感强烈的人,被激活的是自卑情结,其实不然,更多的时候被激活的是强烈需要社会的认同感。有时两者都有,但后者更强烈。
打个比方,有的人在自我介绍时,顺便带出他那家乡曾经出过某位名人,说不定祖上多少代还是一家,这种现象英文里叫name dropping,大意是用别人的名字来炫耀自己。这里涉及的也是社会认同感,只不过这种认同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假象上。
这里同时需要指出,一个人如果要活得自信,他的个性(individuality)一定要比较强。他可能因此而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但他心中不会空虚,他知道自己做人的目标而坚持走下去。而特别喜欢社交、把朋友和社会名利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人,他可能被社会认同称赞,但他的独立个性部分可能会因此失去。
笔者并不是说一个人为了发展个性而不交朋友。笔者只是想指出如果一个人把社会生活放在个性发展和家庭生活之上,那么这个人自信心一定不够好,而他的个性部分有可能坍塌。
人格个性发展好的人,他可以独处,可以社交,他对自己有个基本的评价,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所以他不太在乎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指贬低还是提高。而自信心差或人格个性发展不好的人,他会十分介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评论。别人恭维几句就飘飘然,别人批评几句就感觉如同被推下了地狱。后一种人对社会认同的要求就特别强烈。如果不活在他人的称颂赞美或羡慕中,就活得特别难受。他强烈需要社会的认同来满足内心世界里那片荒凉、焦虑、忧郁的世界。个性人格发展好的人,即使在没有社会认同的环境下,他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独处的滋味,但他不一定感到孤独。而人格个性发展不好的人,自信心低下的人,一旦没有了社会认同,他马上就会感到孤独难熬。
喜欢自己的人,有自恋人格的人,并不一定人格就发展到了有坚实基础的层面,而往往相反,他人格核心中的一个部分,就是极其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如果我不喜欢某人,我在心理上也希望得到社会认同赞同,希望他人支持我的想法看法,不管我自己的看法可能是多么地不公正。
社会认同与社交能力手段有极大区别。社会认同是一种心理需要,几乎人人有之,但一部分人将其发挥到极端,成为一种病态的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自信心就一落千丈。而社交能力手段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这不与年岁成正比),它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灵活性、公正性,以及将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相处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巧妙地联系起来。成熟成功的社交能力,要求能战胜那种强烈社会认同感。同时也标志着:即便他人不认同和赞赏我,那又怎样(so what)? 我自己觉得生活得开心充实就行。只要我自己认为是基本公正的、合理的、发自内心想去做的,我就可以去做。鲁迅说过一句话:“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里表明的是要成就事业,其一是要有自信心,其二是不一定去追求社会认同。
过度需要社会认同的人的心态,往往起源于从小失去爱的儿童时期,这种心理需求会导致产生自我怜悯,对他人的成就充满了妒忌。说到底,对社会认同需要强烈的人,其自卑心态很重,因为他在儿童期他的自我往往受到打击,被身边的人或环境否决掉了自我,导致自我意识不太强烈,所以自恋心态就产生了,严重的会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或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另外一个很大的题目,笔者将另专门评述。
总之,强烈需要社会认同的人,就有点像染了毒瘾,他一定要生活在他人的赞美认同中,他好妒忌,以我为中心,往往堕入自恋型人格障碍,好幻想,想象成功、权力和女人,想象他人的羡慕和恭维,想象自己的了不起和干一番大事业,他瞧不起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瞧不起地位智力比他低下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往往不太有成就,于是就一生在幻想的成功与现实生活的小人物世界之间作痛苦挣扎。具有这类心理障碍的人,最好是去寻求专业帮助。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谨供参考,欢迎参加讨论。
----------------转完了。其实劝了你这么多次,我自己也是词穷了。---------------
祝君好。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