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北京奥运赛会志愿者以北京的大学生为主体,采取高校场馆对接制度。
没记错的话,鸟巢对接的是清华及一帮学校(xiao di men), 而水立方对接的是北大等学校,奥体中心是北师大等学校,etc.
赛会志愿者里面,最多的是观众服务志愿者,负责引导,提供必要帮助等,牌子是红色的,没记错是6号权限,即自由出入观众区及等候区。所以鸟巢的一大票志愿者会来自清华等学校。
北京号称64个高校参与了,由清北人师科航理交8大校领头 8个队伍,分别对接不同场馆。
另外每个学校都会选拔推荐一些专业志愿者,分散到各个场馆去。有语言类的,医疗类的,媒体类及官员服务等类别。牌子的颜色以蓝色为主。我的是蓝色的2,6权限,除了观众区以外,可自由出入对应场馆的办公区域 。但是我工作点旁边,有各国技术官员就餐区及休息区(buffet, lounge room) ,我就没有权限进入。只有那些负责准备布置的志愿者才有权限。
志愿者的隐形福利还是很多的。比如可以较近距离的接触世界知名运动员,要求合照签名(非比赛期),或交换勋章衣服之类(运动员也很喜欢志愿者的衣服)。有专门领运动员去尿检的志愿者,哈哈。可惜沙排在中国缺乏条件和群众基础,我对那些大牌都不熟哈。女队员来说,颜值高的还是少数,身材自不必说。
8月8号当晚,鸟巢的志愿者可说最幸福的了,我一哥们 靠关系拿到了 infty 卡 (可去任何场馆任何区域的无穷权限卡),当晚去了鸟巢,虽然有点可耻,哈哈。奥运结束后据说4环那一带 堵车堵到凌晨3,4点。
我在沙滩排球馆,测试赛期间看了不少比赛,奥运会期间倒还好,经常去场馆拿去文件会路过,短暂看看。
测试赛期间,一个澳大利亚的技术官员对我特好,每次他去检查场馆各处,一定带着我,还间或给我解释哪些细节不对。巴西的女子运动员来办公室,还主动怂恿我去跟她们拍照,替我跟对方说。
奥运会期间,跟一个瑞典的技术官员比较熟,他说他们国家沙排起步晚,他算是他们国家沙排的推动人之一了,也希望通过北京奥运来取取办顶级比赛的经。总的来说,这些技术官员人都特别好,他们基本都有自己的主职业,有建筑师,有工程师等等,当技术官员(含裁判)只是自己的一项业余爱好。当年第一次看到他们中某人行李箱打开,一侧被一本厚厚的技术手册给占领了,被震撼到了。
反观中方的人员,我们确实有差距,很长的差距,本来可能需要10多年不都一定能弥补的上。奥运会就是一次难逢的进行大跨越的机遇,大家在错误和混乱中摸索前行。从结果上来说,应该都很不错。当然,更任重道远的是,如何把这些费了很多代价的学习经验如何固化成制度传承下去,不再随领导的换班而随风飘去。
而且,不像西方宗教(及非宗教)人士做慈善的长达千年的历史相比,志愿者(义工)的文化是很浅的。大家的意识、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挖掘。社会的相关配套有待建立。社会大众的理解支持也是必不可少。
这也是为什么我当时要那么用力的去宣传,因为很多人的正常反应是平静的,可去可不去的(后者居多)
奥运志愿者只是一个起点,更广泛的志愿者事业是任重道远的。
每个参与的人都获得很多的快乐,这能够支持我们继续前行。
扯远了。.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