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首先晕一下,打了一大篇,没了。重打。
“为什么老九喜欢木偶戏,怎么样的喜爱”我觉得这是原剧本的问题。在原剧本中,郭生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老人--父亲和师傅。而对于老九,他理性上理解这个人物,却无法像他理解代表着过去一个时代的父亲和师傅那样,去理解和同情老九这个角色。于是,他刻画的老九就显得单薄,老九大多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在读书,或者是别人口中谈论的对象。
对于这点,我昨天(星期天)上场之前,我跟导演说,我想在每次老九独处的时候,读书的时候或者之前,让他神游木偶世界。虽然只是加了一点,但是多少淡化了你所说的问题,让木偶这个东西至少贯穿全剧。我觉得昨天的这点细节更动是很成功的。得意一下! ^^
至于你说的“一次次的重复,相同相似的结构,相同相似的调式”--我对于音乐比较外行。老九离开之后,下半场就是“时代的钟摆”、“掌中戏”两首比较沉重的歌。这个的旋律和曲风在上半场都是没有出现过的。而,“剪断操线的木偶”,也是完全不同风格。唯一重复的是“木偶之争”与开场的重复,以及完结篇的旋律是“掌中戏”+“承担”(就是祭祖那场)。--当然,也许我没能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至于舞美。是舞美林玮绫的风格。她一向的东西就是简约到近乎抽象,干净,而且用大量的几何图形。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
至于“在自我跟家人的期望之间”,我相信老九的挣扎正是观众的挣扎。观众的理解正是老九的烦恼。假如真的那么好理解,那么好接受,那么老九也就没有什么好挣扎的了。你“觉得老九应该少想一点自己, 让家人更加快乐一些”,这同样也无数次出现在老九的心中。假如只是理性地作出分析和决定,那么老九就不再可爱,不再孤独了。这些看似“想都不用想当然是选这个啦”的东西正是需要的。
我不知道对于这一点你从什么角度来看。我以自身的经历来演绎这一段,我觉得原剧本给予的东西是足够的。老九同我一样,作出这样的决定来,本来就是非常痛苦而且难以说服他人的。你说的父亲的那一段,同样真实地发生过在我和父亲的餐桌上。我同样泪流满面,同样觉得无比对不起家人。但是同老九一样,依然忍痛下了决定,这也许真是不同于别人之处。也许正如完结篇一样,那盏蓝灯照射下来,孤独的。
至于我的评分,不必太介意。这只是我的主观感觉。因为我非科班出身,学歌只有半年,有时候一些歌没唱好,分就有可能被我打低了。不过昨晚,平时最喜欢酸我骂我的声乐老师居然给了我88分。这个令我很振奋。
共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