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我们发现,我们的宇宙不仅是在膨胀而且是在“加速地”膨胀。从它膨胀的加速度可以推算出,它是由于一种负压力,也就是暗能量的存在才膨胀的。而这暗能量的总量占据全宇宙能量的百分之七十。关于这一个方向,我最近也在做一些新的理论探讨。
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探讨:我在不久前的《物理快报》上发表了一篇《暗能量的可能来源》 (A Possible Origin of Dark Energy)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天外有天”的观念,所谓“天外有天”,是指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
1952年我和杨振宁合作写了两篇统计力学的文章。爱因斯坦看过之后,请他的助手考夫曼(Bruria Kaufman)来找我们询问,是否可以和他讨论。我们立刻说,当然可以。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他的桌子上就放着我们的文章,爱因斯坦说,他看了这两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同时,我看到他面前的纸上写得很密的算式,他原来在重复我们的一些计算。爱因斯坦先问关于文章中所用巨正则系统(Grand Canonical Ensemble)的基础。显然,他并不熟悉这一观念。这很出乎我的意外,因为我以为巨正则系统是为了他1925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 Einstein Condensation)的工作而创造的。爱因斯坦又问了我们文章中的格气(Lattice gas)的细则。他的问题都着重于物理的基本概念。我的回答使他很满意。
他说的英语带有相当重的德国口音,他讲得很慢。我们的讨论范围十分广泛,也谈了很长时间,约一个多小时。最后,他站起来,和我握手并且说:“Wish you future success in physics.”(祝你未来在物理学中获得成功。)我记得他的手大、厚而温暖。对我来说,这实在是一次最难忘的经历。他的祝福使我深深感动。我们的讨论就在一张椅子前。3年后爱因斯坦过世了,这张照片是在他过世之后一两天时照的。